肠道菌群:运动表现的神秘调控者与产业新机遇

肠道菌群:运动表现的神秘调控者与产业新机遇

原创
来源:张天添
2025-08-18 17:23:45
98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当顶尖运动员在0.01秒的毫厘之间争夺王座时,真正在背后“加buff”的,却是肚子里的细菌。

当顶尖运动员在0.01秒的毫厘之间争夺王座时,真正在背后“加buff”的,却是肚子里的细菌。曾经,成绩突破仰赖教练、装备和训练表。如今,益生菌成了随队必带的“新装备”。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不光帮你消化,还能让跑得更久、恢复更快、情绪更稳。于是,从饮料巨头到健身App,都在研究怎么把益生菌做得更有效,也就是说,同样是训练,谁把肚子养好了,谁就离胜利更近一步。

 

肠道菌群:运动者的隐形伙伴

肠道里住着万亿“微队友”,它们一边管消化,一边给大脑发“微信”,悄悄决定你的心情、脑子转得快不快,以及跑起来能有多拼。正如指纹,每个人的菌群都是独一无二的密码,所以有人练完神清气爽,有人累到怀疑人生。

 

运动,对它们来说也是一场“双向训练”。慢跑、游泳这类“慢摇”,能帮肠道做保洁,让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这些“金牌菌”住得更舒服,它们把膳食纤维变成丁酸、丙酸,给肠子充电,还能灭火——炎症低了,人自然更带劲。可一旦升级到马拉松、铁人三项,肠道就像开了“天窗”,好菌坏菌全乱套。这时候,及时补点益生菌、吃点纤维、控住炎症,才能把队伍重新拉齐,继续安心冲刺。

肠道菌群如何助力运动表现

1. 能量代谢的优化

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SCFA,如丁酸,能够直接为肌肉提供能量,减少运动中的乳酸堆积,延缓疲劳感。此外,SCFA还能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脂肪氧化,提升运动耐力。

2. 免疫系统的调节

运动引起的免疫系统变化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有益菌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训练和比赛带来的身体压力,减少生病风险。

3. 心理状态的改善

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如多巴胺和血清素,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动机和认知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

 

一个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积极情绪,增强运动动机,提高训练效果。

市场动态:传统运动品牌vs益生菌专业方的抢滩战

2024年全球益生菌市场已逼近89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轻松跨越980亿美元大关,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7.8%。其中,运动益生菌以120亿美元的体量异军突起,2025年有望冲到145亿美元,CAGR高达18.6%,几乎是大盘增速的2.5倍。专业运动员的精准需求叠加大众健身浪潮,为这条细分赛道按下加速键;而亚太——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凭借庞大人口与健康消费升级,贡献了全球四成以上的新增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引擎。

 

运动益生菌赛道热度爆表,打法呈“两派”格局:传统巨头凭资本和渠道闪电入局,新锐公司以数据和场景弯道超车。

1. 传统运动巨头的转型​:资本+品牌,一步到位

· Nike:2024年投资微生物组公司Seed Health,推出“运动定制益生菌”——先做肠型快检,再匹配专属菌株,把鞋服端的“千人千脚”复制到肠道;

· Under Armour:推出“UA Recovery Pro”系列,以专利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主打“24 h减酸痛,直接锁定Z世代

· Chr. Hansen:旗下“Bio-K+运动系列已拿到NBA猛龙队背书临床验证可将运动后IL-6水平压降30%,成为官方恢复补剂;

· 科汉森(中国):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开发“运动员专用益生菌粉”,为中国运动员“厚壁菌型”肠型量身定制,配方本土化一步到位;

· Gatorade:把丁酸前体灌进电解质水Gx Pro,补水同时养菌;

· 汤臣倍:国内首推“运动肠护计划”,检测+补剂一站式打包

2. 新锐企业的技术突围​:数据闭环,场景抢人

· Keep推出“Keep Fit益生菌,直接调用APP内的跑步时长、心率,一键生成菌株组合,实现运动数据即处方;

· MyFitnessPal:联合菌株企业开发“Calorie & Probiotic Tracker”,用户输入运动消耗后可自动匹配益生菌补剂量;

· 韩国Microsport:专利菌株Lactobacillus IMC-501,主打抗氧化疲劳,专攻高强度训练人群;

· 英国Athleta Biotics:瞄准女性运动员,以普氏菌型益生菌补维生素B,填补细分空白;

· 国内未名拾光:开发“菌群-色氨酸”通路调节口服液,借电竞场景切入“脑力运动疲劳”,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科学运动,从计议

为了最大化肠道菌群对运动表现的积极影响,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为肠道菌群提供丰富的“食物”。

· 规律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类型,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合理补充益生菌: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恢复时间,减少因过度训练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

 

从实验室到运动场的微生态革命

当运动科学撞上微生物组,补剂逻辑正从“喂肌肉”跃迁至“养菌群”。当配速表、心率带把训练数字化,菌群已悄然升级为运动员的“隐形器官”。谁能率先跑通“菌株专利化-临床运动化-产品场景化”的三级跳,谁就能在下一轮运动营养革命中率先冲线。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团队依托在肠道微生物资源挖掘、功能机制解析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从“菌株筛选—产业化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围绕肠道屏障强化、菌群平衡调控等核心方向筛选出多株专利菌株,如抗幽门螺杆菌的植物乳植杆菌LP1Z、降血糖菌株植物乳植杆菌84-3、促进睡眠的植物乳植杆菌L5等等,通过调节运动后肠道微生态,为运动人群的日常肠道健康维护提供支持。

团队联合广东科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出“清扫-强基-固本”益生菌固体饮料,满足日常肠道健康需求;同时开放“菌株技术授权/联合研发”通道,助力合作伙伴延针对具体场景开发产品。

益生菌固体饮料购买入口>

       咨询合作>

益生菌合作菌株授权x场景定制

#
益生菌
  • 上一篇:母乳里的“小黄人保镖”:双歧杆菌如何用脂肪酸代谢帮宝宝赶走黄疸?
  • 下一篇:父母总要姐姐让着弟弟,姐姐抑郁住院!研究揭示:童年压力永久改变肠道菌群,抑郁风险提升2倍!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