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宝宝足月出生?——孕早期关注阴道里的 “卷曲乳杆菌” 很关键

想让宝宝足月出生?——孕早期关注阴道里的 “卷曲乳杆菌” 很关键

原创
来源:肖琛琳
2025-09-12 16:05:22
26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日本一项针对42位妈妈和45个宝宝的长期研究显示,孕早期阴道内“好细菌”——卷曲乳杆菌数量充足的妈妈,更易怀满38周(减少早产风险);妈妈的肠道和阴道菌群存在关联,且分娩方式会影响宝宝出生后的肠道菌群,宝宝肠道菌群会逐渐向妈妈肠道菌群“靠拢”。该研究为孕期菌群保健提供了新参考。

我们身体里住着很多微生物(比如细菌),它们被称为“菌群”,其中阴道和肠道菌群对妈妈孕期健康、宝宝出生后的肠道发育影响很大。比如,阴道菌群可能关系到会不会早产,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妈妈传给宝宝,影响宝宝长期健康。但之前很少有针对日本人群的研究,而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菌群特点可能不一样——比如欧美研究发现部分黑人妈妈的阴道菌群“多样”更健康,和其他人种不同。因此,日本团队专门针对本国母婴开展了这项长期观察研究。

研究发现,妈妈阴道里最主要的“好细菌”是乳杆菌,其中卷曲乳杆菌占比最高,且在整个孕期会逐渐增多。更重要的是: 孕早期(12周)阴道乳杆菌“占主导”的妈妈,89.66%能怀满38周;而乳杆菌少、其他杂菌多的妈妈,只有50%能怀满38周,早产风险更高。但到了孕晚期(30周),乳杆菌数量就和“能否怀满38周”没关系了——这说明孕早期是菌群影响妊娠的关键期。 同时,乳杆菌多的时候,阴道里的其他杂菌更少(微生物种类更单一、稳定),而杂菌多会让阴道菌群“混乱”,可能增加孕期不适风险。另外,研究还发现,孕前体重指数(BMI)稍高的妈妈,孕早期阴道乳杆菌更可能充足(但并非BMI越高越好,只是该研究中的关联发现)。

很多人以为阴道和肠道菌群是“独立”的,但这项研究发现,它们其实是“关联”的:妈妈肠道里乳杆菌多,阴道里的乳杆菌也更可能多,尤其是卷曲乳杆菌——肠道里的“好细菌”似乎能帮阴道维持健康菌群环境。另外,妈妈的肠道菌群在孕早期相对稳定,从孕30周开始到产后会慢慢变化:孕期肠道乳杆菌会增多,产后又会减少。这提示孕期肠道菌群的调整,可能也会间接影响阴道健康。

宝宝出生后,肠道菌群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快速成长”的: - 出生0-1天和4天的肠道菌群差异很大,4天的时候菌群种类更少(更“专一”),1个月时又会变化;顺产和剖腹产宝宝的菌群不一样:顺产宝宝出生早期,肠道里会有更多妈妈阴道的细菌,但这些细菌会逐渐减少;剖腹产宝宝早期肠道里更多是妈妈皮肤的细菌;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宝宝出生1个月后,肠道里和妈妈肠道“相似”的细菌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妈妈肠道菌群是宝宝肠道菌群的“长期模板”。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明确了日本妈妈孕早期阴道卷曲乳杆菌与“顺利妊娠”的关联,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调节孕期菌群(比如补充合适的益生菌),帮助妈妈减少早产风险,同时为宝宝肠道健康打下基础。 不过研究也有小局限:参与人数不算多(42位妈妈),且只在日本一家医院开展,结果可能不能直接套用所有人群;另外,只跟踪到宝宝1个月大,长期影响还需要更久的观察。

虽然研究还没给出“如何补充卷曲乳杆菌”的具体方法,但它提醒我们:孕早期关注阴道健康、维持肠道菌群稳定很重要。比如孕期保持均衡饮食(像日本传统发酵食品纳豆、酸奶可能对菌群有益,但需遵医嘱)、注意个人卫生,或许能帮助“好细菌”维持数量——具体保健方式建议咨询产科医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参考文献: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3466-3

#
阴道菌群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高脂饮食致肥胖相关高血压机制新突破:肠道菌群-丁酸-组蛋白丁酰化轴成关键靶点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