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豆芽!它可能帮你‘吃’出易瘦体质
别小看豆芽!它可能帮你‘吃’出易瘦体质
肥胖已演变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是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诸多慢病的“共同土壤”。现有减肥药物或效果有限,或副作用缠身,促使科学家把目光转回餐桌——从天然食物中挖掘安全、可日常持续摄入的“抗肥胖利器”。大豆历来以高蛋白著称,在发芽的“生命觉醒”阶段,内源蛋白酶会将贮藏蛋白切割成大量小分子活性肽(SSP)。过去研究零星提示这些肽段或能调血脂、抗氧化,但它们究竟如何“多管齐下”击退肥胖,仍是黑箱。本研究不再满足于“单条通路、单类分子”的传统套路,而是整合信号转导、肠道微生态与全身代谢网络“三位一体”的视角,系统解析SSP抗肥胖的完整分子拼图,为开发新一代膳食干预策略奠定科学依据。
25年4月,浙江科技大学王伟研究员团队在《J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ay》期刊上发表“Soybean Sprout Peptides Alleviate Obesity via PI3K-Akt and AK-STAT Pathway Modulation,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and Metabolic eprogramm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究了大豆芽肽缓解肥胖的作用机制,重点关注其对PI3K - Akt和JAK - STAT通路的调节、肠道菌群的调控以及代谢重编程的影响。
该研究发现SSP能从多层面有效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首先,SSP显著改善了肥胖表型和代谢参数,不仅降低了体重增长、脂肪组织重量和脂肪细胞大小,还有效改善了血脂异常,同时增强了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表明其全面缓解了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机制上,SSP通过调节脂肪组织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一方面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另一方面抑制JAK-STAT通路减轻脂肪组织炎症状态,从而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此外,SSP还能重塑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如拟杆菌门、副拟杆菌属和另枝菌属)的丰度,减少有害菌(如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和脱硫弧菌属),这种改善与短链脂肪酸产量增加密切相关。最后,SSP诱导了全身代谢重编程,改善了脂质代谢紊乱,影响了与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氨基酸代谢途径,并增强了线粒体能量代谢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肠道菌群变化与宿主代谢物改变显著相关,强有力地证明了SSP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引发了全身性代谢重编程,形成了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综合抗肥胖机制。
总之,该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SSP通过“信号通路—菌群—代谢”三维网络协同发挥抗肥胖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创新与价值。在机制上,揭示了SSP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脂解与抑制JAK-STAT通路缓解炎症,两者形成交互抑制与协同调控,显著改善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这一发现为肥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在方法上,整合了网络药理学预测、分子对接验证和宏基因组学分析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了从预测到验证的多层次研究框架,增强了结果的系统性和可靠性。在应用层面,为开发以SSP为基础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其综合代谢调节效应优于当前常见的膳食补充剂(如白芸豆提取物、共轭亚油酸等),具备良好的转化潜力。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讨SSP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明确其在人群中的适宜剂量和效应关系,为临床应用的推进奠定科学基础。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5c00695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喝含糖饮料竟会“改写”肠道细菌 DNA?Nat Commun|软饮料会影响肠道细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交流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