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锅不吃这些菇,错过一个亿
吃火锅不吃这些菇,错过一个亿
菌子火锅,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将大自然的馈赠汇聚于一锅。在这香气四溢的锅中,各类鲜美菌菇交织出独特的风味,让人陶醉于菌菇的鲜美与火锅的热烈。一筷入口,满口生津,不仅暖了身体,更温暖了心灵。让我们共同揭开菌子火锅的神秘面纱,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乳牛肝菌
红乳牛肝菌的拉丁学名为Suillus bovinus(L.:Fr.) Kuntze,属于担子菌纲牛肝菌目真菌,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山西、安徽、江西、浙江、湖南、四川、贵州等省份
其菌盖独具特色,呈现出耀眼的橙红色调,表面涂抹着一层粘稠的液体,显得格外诱人。菌柄则保持纯洁的白色或温柔的粉红色,与菌盖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特点[1]。
当红乳牛肝菌被采摘时,其断面会缓缓流出乳白色的液体,这一独特现象赋予了它“红乳菌”的美誉。品尝红乳牛肝菌,你会发现其口感细腻滑润,仿佛牛肝般柔嫩,令人回味无穷,堪称美食界的佳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葱菌
红葱菌,学名为Boletus hortulanus,属于牛肝菌属。它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在国内有较高声誉,被称为山珍宝美句,以其肥厚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欢迎。
红葱菌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生长在夏秋季的云南松、马尾松、苍山冷杉等针栎混交林地上。这种菌类通常用于炒辣椒食用,具有浓烈的葱香味道。
需要注意的是,红葱菌虽然可食用,但在食用时应确保充分炒熟,以避免产生不适症状,中毒症状包括腹泻、眩晕、昏迷,甚至产生幻觉等[2]。近年来在滇中地区(如昆明、玉溪)等地,曾出现过因食用不熟透的红葱菌(也称为见手青)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松茸菌
松茸的拉丁学名为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 S. Imai) Singer,属于蘑菇目,口蘑科,口蘑属。它被誉为“菌中之王”,在中国被列为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松树林中,尤其是大约50年左右的松树林。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与松树形成菌根菌才能生长。松茸主要产于中国四川、西藏、云南等青藏高原一带[3]。此外,在东北红松、赤松林下也有分布。松茸的分布情况显示,它主要生长于温带至寒温带的云南松、华山松林下,海拔范围在1600-3200米。
在食用口感方面,松茸在入口时会散发出浓郁的松香气味,口感堪比鲍鱼,润滑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在野生食用菌的市场中,它被誉为无价的镇店之宝,地位无可匹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竹荪菌
竹荪的拉丁学名是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Pers.) Fisch.,它属于鬼笔科、竹荪属的一种真菌。竹荪又称长裙竹荪、竹笙、竹参等,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主要生长在温湿的竹林环境中。它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竹荪在中国多个省份如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均有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派出多名专家前往西藏,帮助建立了食用菌研发实验室和栽培基地。这些工作不仅促进了西藏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为竹荪等野生食用菌的驯化栽培提供了宝贵经验。而在1983年,研究所开发的“短裙竹荪室内栽培技术”更是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短裙竹荪这种昂贵的食用菌得以广泛普及,进入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在药用价值方面,它不仅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神奇功效,还能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更含有抑制肿瘤的活性成分[4]。其口感清脆甘甜,深受食客喜爱,常见于炖鸡汤、火锅的食材之选,或是煎煮成美味佳肴,为餐桌增添一抹健康与美味的色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黑松露
黑松露拉丁名为Tuber sinense,是一种生长于地下的野生食用真菌,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些地区,四川省攀枝花附近亦有分布[5],对生长环境的需求极高,对阳光、水分或者土壤的pH极其挑剔。
黑松露因其外表独特,崎岖不平,却蕴含着令人赞叹的保健功效,如增强免疫力、抗击衰老和疲劳,是养生保健的天然瑰宝[6]。黑松露的香气独特而迷人,仿佛是坚果的甘醇、大蒜的辛辣与成熟奶酪的浓郁三者交织而成的香气交响曲。一旦品尝,其丰满而细腻的口感在舌尖轻轻化开,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诱惑,令人难以抗拒。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通常,人们把上述食用菌搭配清鸡汤或排骨汤作为汤底,经过长时间炖煮,将菌菇的鲜美与汤底的醇厚完美融合。菌香四溢,口感丰富。然而,菌菇美味,但其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和其他有毒物质,未经充分煮熟的菌菇食用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提醒大家,在享受菌菇美食时,务必确保将其彻底煮熟,以消除潜在的健康风险,保障您和家人的饮食安全。切勿贪图口感而忽视了菌菇的烹饪时间,安全食用才能让美味与健康兼得。
[1]邓雅元,游金坤,华蓉,等.3种常见野生牛肝菌和3种大宗人工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食用菌,2022,41(03):45-48.DOI:10.13629/j.cnki.53-1054.2022.03.009.
[2]徐晓梅,李慕紫,黄建蓉,等.红葱不同极性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9):6.DOI:10.16333/j.1001-6880.2018.9.025.
[3]李向梅,白宏芬.云南省楚雄州野生食用菌松茸开发利用初探[J].中国种业,2024,(10):177-178.
[4]杨层,贺祥.织金县竹荪产业发展SWOT分析与规划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09):80-82.
[5]纪如倩,覃宛鑫,龚湘涵,等.黑松露多糖提取及纯化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24,50(01):1-4+9.
[6]谢圆芳,袁道欢,张丽山,等.黑松露提取物紧致抗皱功效研究[J/OL].香料香精化妆品,2024:1-7. https://doi.org/10.20099/j.issn.1000-4475.2024.0098.
上一篇:这个新物种以吴三公命名——吴三公金牛肝菌
下一篇:从《本草图谱》一窥日本江户时代本草学家眼中的灵芝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