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成分或开启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新篇章
多糖成分或开启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新篇章
在面对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Ds)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上,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清爽教授团队在Nutrients上发表的综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即蘑菇多糖可能成为治疗NDs的潜在候选物质。
NDs,是一类以神经元逐渐丧失为特征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路易体痴呆(Lewy body dementia, LBD)和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蘑菇多糖的发现可能为NDs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蘑菇多糖是一类天然大分子复合物,具有多靶点生物活性、低毒性和高安全性。研究表明,这些多糖通过抗氧化、抗淀粉样蛋白形成、抗神经炎症等多种机制,表现出对NDs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 (图1)。
图1. 蘑菇多糖参与NDs的神经保护机制
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32520/
在抗氧化活性方面,蘑菇多糖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显示出抗衰老效果。例如,大白口蘑多糖TLH-3在d-galactose处理的昆明小鼠中,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展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效果[2]。此外,黑灵芝多糖(PSG-1)也能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衰老相关病理[3]。
在抗淀粉样蛋白形成(淀粉样蛋白的形成是NDs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方面,蘑菇多糖通过调节与淀粉样蛋白形成相关的分子途径,减少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例如,Pleurotus ostreatus(平菇)多糖通过降低APP、BACE1和GSK3β的表达,减少Aβ形成和tau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4]。
抗神经炎症活性也是蘑菇多糖治疗NDs的关键机制之一。神经炎症是NDs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灵芝多糖(GLP)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显示出抗神经炎症活性[5]。
尽管蘑菇多糖在NDs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将其转化为临床治疗仍面临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蘑菇多糖的结构与神经保护活性之间的关系,提高提取效率,并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1]。
该综述为我们提供了蘑菇多糖作为神经保护剂的新视角,并强调了它们在治疗NDs中的主要作用和分子机制。这些发现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NDs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这些天然化合物能够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Jiang X, et al.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s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Allevi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utrients. 2022,14,4833.
[2] Ding Q et al. Antioxidant and anti-aging 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 TLH-3 from Tricholoma lobayense. Int. J. Biol. Macromol. 2016,85,133–140.
[3] Li W et al. Ganoderma atrum Polysaccharide Improves Age-Relat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mmune Impairment in Mice. J. Agric. Food Chem. 2012,60,1413–1418.
[4] Zhang Y et al. Polysaccharides from Pleurotus ostreatus allevi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 rat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t. J. Biol. Macromol. 2016,92,935–941.
[5] Cai Q, et al.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attenuate microglia-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modulate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 J. Neuroinflammation. 2017,14,63.
文献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32520/
上一篇:桑黄多糖的制备、分离、结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篇: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化学特性和健康促进作用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