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

今日热门

>

蘑菇多糖:肠道健康的“隐形卫士”

蘑菇多糖:肠道健康的“隐形卫士”

原创
来源:阮勤钊
2025-03-27 15:37:14
76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蘑菇多糖是由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聚合物,它的结构复杂,就像一把把形状各异的 “钥匙”,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决定了它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不同的多糖塑造不同种属的肠道微生物群。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庞大而神秘的生态系统 —— 肠道微生物群。它们居住在肠道内,数量多达 100 万亿,种类繁多,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而蘑菇中含有的一种神奇物质 —— 蘑菇多糖,正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它就像肠道健康的 “隐形卫士”,默默守护着我们的身体。肠道微生物群可不是一群简单的 “居民”,它们如同一个精密的 “小工厂”,参与人体的多项重要生理活动。从帮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到调节免疫系统、抵御疾病,肠道微生物群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个生态系统失衡,就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像肥胖、糖尿病、肠道炎症,甚至癌症等。

 

浙江工业大学Jiahui Zhao等人在期刊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综述“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nd Gut Microbiota and Their Effect on Human Health: A Review”,主要是关于蘑菇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图1)。蘑菇多糖,作为蘑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着独特的 “本领”。蘑菇多糖是由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聚合物,它的结构复杂,就像一把把形状各异的 “钥匙”,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决定了它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不同的多糖塑造不同种属的肠道微生物群。一些蘑菇多糖如金针菇多糖、灵芝多糖能像 “肥料” 一样,促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的生长,;另一些如绣球菌多糖则能抑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繁殖,减少它们对肠道的侵害。

 

1 蘑菇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人类疾病的影响

 

蘑菇多糖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还远不止于此。在代谢疾病的防治方面,它表现得十分出色。如茶树菇多糖,能降低肥胖小鼠体内与肥胖相关的炎症因子水平,帮助减轻体重[1]。研究发现,灰树花多糖能让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还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使有益菌增多,有害菌减少[2-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蘑菇多糖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在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方面,蘑菇多糖同样功不可没。它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疾病。在抗肿瘤方面,例如,灵芝多糖联合其他药物,能调节肿瘤小鼠的肠道菌群,抑制肿瘤的代谢,让肿瘤 “生长乏力”[4]。蘑菇多糖还有一些 “意外惊喜”。它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发现,一些蘑菇多糖可以重塑肠道微生物群,抑制炎症,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对于患有肠道炎症的人来说,蘑菇多糖能缓解炎症,改善肠道环境[5]

 

蘑菇多糖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望更加了解蘑菇多糖的神奇功效,将其更好地应用到食品、医药等领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蘑菇多糖会成为我们日常饮食和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期待蘑菇多糖带来的更多惊喜,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Zhu Z, Huang R, Huang A, Wang J, Liu W, Wu S, Chen M, Chen M, Xie Y, Jiao C, Zhang J, Wu Q, Ding Y. Polysaccharide from Agrocybe cylindracea prevents diet-induced obesity through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mediated by gut microbiota and associated metabolites. Int J Biol Macromol. 2022 Jun 1;209(Pt A):1430-1438.

[2] Chen Y, Liu D, Wang D, Lai S, Zhong R, Liu Y, Yang C, Liu B, Sarker MR, Zhao C. Hypoglycemic activity and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Grifola frondosa in type 2 diabetic mice. Food Chem Toxicol. 2019 Apr;126:295-302.

[3] Xiao C, Wu Q, Xie Y, Zhang J, Tan J. Hypoglycemic effects of Grifola frondosa (Maitake) polysaccharides F2 and F3 through improve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diabetic rats. Food Funct. 2015 Nov;6(11):3567-75.

[4] Su J, Li D, Chen Q, Li M, Su L, Luo T, Liang D, Lai G, Shuai O, Jiao C, Wu Q, Xie Y, Zhou X. Anti-breast Cancer Enhancement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Spore of Ganoderma lucidum With Paclitaxel: Suppression on Tumor Metabolism With Gut Microbiota Reshaping. Front Microbiol. 2018 Dec 17;9:3099.

[5] Zhao J, Hu Y, Qian C, Hussain M, Liu S, Zhang A, He R, Sun P.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nd Gut Microbiota and Their Effect on Human Health: A Review. Biology (Basel). 2023 Jan 12;12(1):122.

  • 上一篇:竹荪多糖:对抗肥胖的天然新希望
  • 下一篇:山珍王羊肚菌栽培新法:矿质元素与植物激素的妙用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