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多糖通过 LMP7-SOCS3 信号通路缓解血管紧张素 II 诱导的心肌重塑

香菇多糖通过 LMP7-SOCS3 信号通路缓解血管紧张素 II 诱导的心肌重塑

原创
来源:郭慧阳
2025-07-18 11:00:35
61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香菇多糖LNT作为从天然生物资源中提取的新型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展现出显著的生物学活性,其通过特异性抑制免疫蛋白酶体的功能,可能发展成为治疗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创新性药物。

心肌重塑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现有治疗手段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降低效果有限,需探索新干预方法。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 3SOCS3)作为心脏重塑的关键负调节因子,受免疫蛋白酶体亚基大多功能肽酶 7LMP7)调控。香菇多糖(LNT)是一种从香菇中提取的 β- 多糖,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然而,LNT 在血管紧张素 IIAng II)触发的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杭州师范大学严啸研究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发表以“Lentinan alleviates angiotensin II-induced myocardial remodeling through LMP7-SOCS3 signaling”为题的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Ang II 处理的小鼠收缩压升高,经 LNT 给药后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显示 Ang II 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代偿性增强,而 LNT 处理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逆转了这一效应;LNT 显著改善 Ang II 诱导的心肌肥大,包括左心室壁增厚以及心脏重量 / 胫骨长度(HW/TL)和心脏重量 / 体重(HW/BW)的增加,并恢复心肌细胞肥大及肥大标志物(ANFBNP β-MHC)的水平。

 

 

1. 香菇多糖(LNT)抑制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处理的心肌组织中的心肌功能障碍和肥大

A)香菇多糖(LNT)的化学结构。(B)实验示意图。在输注血管紧张素 IIAng II)或生理盐水的前 1 天开始,每日给小鼠施用 LNT。(C)代表性的超声心动图图像。(D E)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的汇总数据(n=6)。(F)心脏的代表性图像(上图)和苏木精 - 伊红(H&E)染色的心脏切片(下图)。(G H)心脏重量 / 胫骨长度(HW/TL)和心脏重量 / 体重(HW/BW)比值的测量结果(n=6)。(I)心肌细胞的麦胚凝集素(WGA)染色(左图)和定量数据(右图,n=6)。(J-L)心脏中 ANFBNP 和 β-MHC 基因水平的实时定量 PCR 检测结果(n=6)。数据以均值 ± 标准误(SEM)表示。°P<0.05,∵P<0.01****P<0.001ns = 无统计学意义。

 

Ang II 输注增加了纤维化水平、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阳性区域以及心脏中 α-SMAI 型胶原和 III 型胶原的 mRNA 水平,LNT 处理显著改善这些指标;LNT 减少 Ang II 介导的炎症细胞浸润、Mac-2 结合蛋白阳性区域以及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 和 MCP-1)的基因表达;LNT 还显著减弱 Ang II 处理小鼠心脏中超氧化物生成的上调以及 NADPH 氧化酶亚基 NOX2NOX4 P22 的基因表达。

 

  2. 补充香菇多糖(LNT)改善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引发的心肌纤维化、炎症反应及活性氧(ROS)生成

AMasson 三色染色(上、中)及心脏切片的 α-S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下)。(B C)纤维化面积及 α-SMA 阳性区域的定量分析(n=6)。(D)心肌中 α-SMA、Ⅰ 型胶原和 Ⅲ 型胶原 mRNA 表达的 qPCR 检测(n=6)。(E)心脏切片的 H&E 染色(上)、Mac-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及 DHE 染色(下)。(F GMac-2 阳性区域及荧光强度的定量分析(n=6)。(H I)心脏中 IL-1β、IL-6TNF-α、MCP-1NOX2NOX4 P22 基因水平的 qPCR 检测(n=6)。数据以均值 ± 标准误(SEM)表示。*P<0.05**P<0.01****P<0.001ns = 无统计学意义。

 

Ang II 输注升高了血清和心脏中的胰蛋白酶样和糜蛋白酶样蛋白酶体活性,LNT 处理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样活性;在 Ang II 处理的心脏中,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样肽酶(MECL1) 和 LMP7 mRNA 表达水平升高,其中 LMP7 的表达被 LNT 显著抑制。

 

Ang II 诱导的 SOCS3 降解以及 LMP7p-STAT3p-ERK1/2p-AKTp-p65 TGF-β 的蛋白质表达上调,经 LNT 处理后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逆转;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显示 LMP7 SOCS3 在心脏组织以及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和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Neonatal Rat Cardiac FibroblastNRCFs) 中共表达;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 LMP7 可直接与 SOCS3 结合;Ang II 诱导的 LMP7 表达上调显著降低 SOCS3 蛋白水平,而蛋白酶体抑制剂 MG132 可显著逆转这一效应,表明 SOCS3 通过 LMP7 介导的蛋白酶体途径降解;LNT 阻断了 Ang II 处理的心脏、NRCMs NRCFs LMP7 介导的 SOCS3 蛋白降解。

 

  3. 香菇多糖(LNT)减轻 LMP7 介导的 SOCS3 降解及下游信号传导

A B)血清和心脏中蛋白酶体活性(半胱天冬酶样、胰蛋白酶样和糜蛋白酶样)的汇总数据(C D)心脏中 PSMB6PSMB7PSMB5LMP2MECL1 LMP7 mRNA 水平的 qPCR 检测(n=6)。(E)心脏中 LMP7SOCS3、磷酸化 STAT3p-STAT3)、STAT3、磷酸化 ERK1/2p-ERK1/2)、ERK1/2、磷酸化 AKTp-AKT)、AKT、磷酸化 p65p-p65)、p65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蛋白表达的 Western blot 分析(左)及定量分析(右,n=4)。(F-H)心脏中 LMP7(红色)、SOCS3(绿色)和 DAPI(蓝色)的免疫荧光染色及定量分析(n=6)。数据以均值 ± 标准误(SEM)表示。*P<0.05**P<0.01***P<0.001ns = 无统计学意义。

 

AAV9-shScr (一种基因载体)注射的对照小鼠相比,AAV9-shSOCS3(一种基因载体 )显著降低 Ang II 处理心肌中的 SOCS3 蛋白水平;SOCS3 敲除显著加重 Ang II 诱导的收缩压升高和心肌功能障碍(EF% FS%);心肌中 SOCS3 的敲除显著加剧了 Ang II 诱导的心肌肥大以及 ANFBNP 和 β-MHC mRNA 水平升高;LNT Ang II AAV9-shScr 处理的心脏中显著减轻 SOCS3 降解以及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和肥大,但这些效应在 AAV9-shSOCS3 注射后显著消失。

 

   AAV9-shScr 转导相比,SOCS3 敲除显著促进 Ang II 诱导的纤维化区域、α-SMA 阳性区域以及纤维化标志物(α-SMAI 型胶原和 III 型胶原)基因水平的增加;AAV9-shSOCS3 Ang II 处理的小鼠心脏中 Mac2巨噬细胞浸润、促炎标志物(IL-1βIL-6TNF-α MCP-1)的 mRNA 表达、超氧化物生成以及 NOX2NOX4 P22 的基因水平显著升高;心肌中 SOCS3 的敲除显著促进 Ang II 输注小鼠中 p-STAT3p-ERK1/2p-AKTp-p65 TGF-β 的蛋白质表达;LNT 处理显著减轻 Ang II 诱导的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生成,并抑制 SOCS3 下游信号的激活,但 AAV9-shSOCS3 注射可阻断这些效应。

 

4. SOCS3 敲除逆转了 LNT 在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处理小鼠中对心肌肥大和功能障碍的有益作用

A)给小鼠注射 AAV9-shScr AAV9-shSOCS3,并进行 LNT 预处理和 Ang II 输注。(B)心脏 SOCS3 的蛋白质印迹分析(左)及定量数据(右,n=4)。(C)超声心动图图像。(D E)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的测量结果(n=6)。(F)完整心脏图像。(G H)心脏重量 / 胫骨长度(HW/TL)和心脏重量 / 体重(HW/BW)比值的汇总数据(n=6)。(I)麦胚凝集素(WGA)染色的心肌切片(左)及定量分析(右,n=6)。(J-L)心肌中 ANFBNP 和 β-MHC mRNA 表达的 qPCR 分析(n=6)。数据以均值 ± 标准误(SEM)表示。*P<0.05**P<0.01***P<0.001ns = 无统计学意义。

 

LNT作为从天然生物资源中提取的新型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展现出显著的生物学活性,其通过特异性抑制免疫蛋白酶体的功能,可能发展成为治疗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创新性药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2146

  • 上一篇:平菇铜纳米颗粒:抗氧化、抗菌和抗糖尿病活性的体外及计算机模拟评估
  • 下一篇:食用菌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抗癌机制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