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用菌菌株选购避坑指南

食药用菌菌株选购避坑指南

原创
来源:吴晓贤
2025-08-15 15:41:12
93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对于从事食药用菌栽培的人来说,选购优质的菌株是成功的关键。然而,市场上的食药用菌菌株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选购陷阱。为了帮助大家避免损失,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选购食药用菌菌株的避坑指南。

食药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于从事食药用菌栽培的人来说,选购优质的菌株是成功的关键。然而,市场上的食药用菌菌株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选购陷阱。为了帮助大家避免损失,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选购食药用菌菌株的避坑指南。

 

 

一、了解食药用菌菌株的基本知识

在选购食药用菌菌株之前,首先要对食药用菌菌株有一定的了解。食药用菌菌株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产量、品质等。因此,在选购菌株时,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菌株。

同时,要了解食药用菌菌株的分级标准。一般来说,食药用菌菌株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级别。母种是由孢子、子实体组织、菇木或基质菌丝分离纯化而得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为一级种;原种是由母种移植到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为二级种;栽培种是由原种移植到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直接用于生产栽培,也称为三级种。不同级别的菌株,其质量和价格也有所不同。

 

图 食药用菌母种(左)和原种(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警惕选购食药用菌菌株的常见陷阱

(一)菌株携带杂菌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出售携带杂菌的食药用菌菌株。这些杂菌会与食药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影响食药用菌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导致栽培失败。因此,在选购菌株时,要仔细观察菌株的外观,看是否有杂菌污染的迹象。如果菌株表面有红、黄、黑、绿等异常斑点或片块(香菇、滑菇等产生色素的品种除外),或者有异味,那么很可能该菌株已被杂菌侵染,不宜购买。

 

(二)菌株温型等特征不明

不同温型的食药用菌菌株,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不同。如果购买的菌株温型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匹配,就会影响食药用菌的生长和出菇。此外,菌株的其他特征,如生长周期、产量、品质等,也会影响栽培效果。因此,在选购菌株时,要向商家了解清楚菌株的温型、生长周期、产量、品质等主要特征,确保其符合自己的栽培需求。如果商家不能提供这些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不明确,那么最好不要购买该菌株。

 

(三)张冠李戴的菌株

市场上存在一些商家将低品质的菌株冒充高品质的菌株进行销售的情况。比如,将普通的香菇菌株冒充为优质的 808 香菇菌株。这种张冠李戴的行为不仅会让消费者花费冤枉钱,还会影响栽培效果。因此,在选购菌株时,要选择正规的商家和品牌,并仔细查看菌株的包装和标签,确认其品种和特征与自己的需求相符。如果对菌株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四)出菇异常的菌株

有些食药用菌菌株在栽培后,会出现出菇异常的情况,如菇型过大或过小、出菇过密或过稀等。这些异常情况会影响食药用菌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在选购菌株时,可以向其他种植户了解该菌株的出菇表现,或者要求商家提供出菇试验的相关数据。如果发现该菌株存在出菇异常的问题,最好不要购买。

 

三、掌握识别优质食药用菌菌株的方法

(一)观察外观

查看菌种瓶(袋):检查菌种瓶(袋)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或被打开过的痕迹。如果菌种瓶(袋)有破损或已被打开,那么该菌株很可能已被杂菌污染,不宜使用。同时,要查看菌种瓶(袋)标签上的日期,菌龄过长的菌丝会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接入培养基后,菌丝萌发慢,菌丝质量差,抗杂菌能力减弱。一般来说,从接种日算,菌龄在 30 - 40 天为宜。

观察菌丝形态:优质的食药用菌菌株菌丝应洁白、粗壮、浓密,且培养料的颜色由深变浅。如果菌丝稀疏,上稀下密或上密下疏,或者颜色异常,如出现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说明该菌株可能已被杂菌感染,需淘汰。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食药用菌菌株在外观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如香菇菌丝常有褐色色素产生,气生菌丝较少;平菇气生菌丝则异常繁茂,常能充满容器;滑菇菌丝洁白度差,常有黄褐色色素。因此,在选用菌株时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检查耳基或原基:对于黑木耳等食药用菌,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为正常菌种,如果耳基太多,则传代次数过多,接种后虽出耳早且多,但长不大,产量较低。对于其他食药用菌,如果菌种瓶(袋)中出现大量的小籽实体或原基,也说明该菌种的菌龄已过长,不宜再作菌种使用。

查看沉淀物:如果瓶壁没有或仅有浅褐色胶质物属合格菌种;如果有黄褐色液体,属老化菌种,不可购买。

 

(二)闻气味

正常的食药用菌菌株应具有该菌种(菌株)的特殊香味,若有霉味、酸味、臭味或其他异味,则说明该菌株已被其他杂菌感染,不能再当菌种使用。在购买菌种时,可以打开几瓶闻一下,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三)进行简单测试

袋装菌种测试:对于袋装的菌种,可以在袋外面捏一捏,良好的菌种装得松紧适中,较软、疏松且易碎的则为劣次菌种。

玻璃瓶装菌种测试:玻璃瓶装的菌种可随便开启一瓶,用镊子或其他硬棒挑碎培养料块,并适当搅拌培养料块,易碎者为劣次菌种;较硬且碎屑少者为优良菌种。

用手判断菌种优劣:优良的菌种用手指按压菌块时富有弹性,用手掰成小块时掉下来的碎末少,培养块断面菌丝明显可见。相反,若菌块无弹性,挖出的菌种不成块状,松散、碎屑多,则为劣次菌种,不能用于生产。

 

四、选择可靠的购买渠道

(一)具有资质的供种单位

选择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购种,这些单位通常具有完善的菌种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提供质量可靠的菌株。同时,在购种时,要索要相关技术资料,如品种特性、培养条件和栽培要点等。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是供种者的义务,如果供种者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技术资料,其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二)正规的市场和电商平台

可以选择在正规的农产品市场或有信誉的电商平台购买食药用菌菌株。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商家的信誉评价和产品描述,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障的商家。同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包装和标签,确认其品种、级别、接种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是否完整。

 

(三)有信誉的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

有条件的话,可以从有信誉的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购买食药用菌菌株。这些单位通常具有专业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提供优质的菌株和专业的技术指导。

 

优质食药用菌菌株选购高值珍稀食药用菌菌株+大宗食用菌菌株

 

五、注意事项

(一)做好购前调研

在购买食药用菌菌株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向其他种植户了解等方式,了解不同菌株的特点和市场行情,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菌株和可靠的购买渠道。

 

(二)签订购种合同

在购买菌株时,要与商家签订购种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中应包括菌株的品种、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如果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依据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妥善保存和运输菌株

购买到菌株后,要妥善保存和运输。菌株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环境。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菌株,避免碰撞和挤压,防止菌种瓶(袋)破损。

 

(四)及时使用菌株

菌株购回后,要尽快使用,避免因存放时间过长导致菌株老化或被杂菌污染。如果暂时不能使用,要按照菌株的保存要求进行存放,并在规定的保质期内使用。

 

总之,选购食药用菌菌株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工作。通过了解食药用菌菌株的基本知识,警惕常见陷阱,掌握识别优质菌株的方法,选择可靠的购买渠道,并注意相关事项,您就能够选购到优质的食药用菌菌株,为食药用菌栽培的成功奠定基础。希望这份避坑指南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食药用菌栽培中取得丰收!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猴头菇藏着“消炎密码”?科学家发现9种神奇小肽,或成天然抗炎新选择!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