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多糖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脂质代谢
羊肚菌多糖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脂质代谢
高脂饮食(HFD)诱导的代谢紊乱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引发的高脂血症、炎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胰岛素抵抗等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寻找安全有效的降脂物质是研究热点。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作为药食两用真菌,其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此前研究发现羊肚菌多糖(MEP-1)可改善脂质代谢,但在基因层面调控肝脏脂质代谢及促进 L - 精氨酸合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沈阳农业大学李拖平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Q1,IF7.7)发表的研究,通过转录组学与功能验证探究 MEP-1 揭示MEP-1通过精氨酸合成通路及AMPK/Sirt1信号轴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的的机制,为羊肚菌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该团队在羊肚菌中提取粗多糖(MEP),得率为5.17±0.03%,纯化得到 MEP-1,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的摩尔比为73.5:17.5:9。
动物试验设计5组分别为NC 组:正常饮食。HFD 组:高脂饮食。HFD-L 组:高脂饮食 + 100mg/kg/d MEP-1。HFD-M 组:高脂饮食 + 250mg/kg/d MEP-1。HFD-H 组:高脂饮食 + 400mg/kg/d MEP-1。
1. MEP-1对生理指标体重改善:HFD 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 NC 组,MEP-1 干预后体重增长率显著降低,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且不影响摄食量。肝脏脂质:HFD 组肝脏 TC、TG、LDL-C 水平显著升高,HDL-C 显著降低,MEP-1 干预后呈剂量依赖性逆转。胰岛素抵抗:HFD 组空腹胰岛素和 HOMA-IR 显著升高,MEP-1 干预后显著降低,高剂量组效果明显。肝脏损伤与炎症:HFD 组 ALT、AST 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显著升高,MEP-1 干预后剂量依赖性降低。
图 3. 羊肚菌多糖(MEP-1)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肥胖、肝脏脂质及血糖状况。(A)体重增长率,(B)摄食量,(C)总胆固醇(TC),(D)甘油三酯(TG),(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G)空腹胰岛素,(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2. MEP-1改善肝脏:HFD 组出现肝索紊乱、脂肪堆积和肝细胞坏死,MEP-1 干预后显著缓解。小肠:HFD 组绒毛断裂萎缩、肠腔扩张、肠壁变薄,MEP-1 干预后随剂量增加逐渐改善,高剂量组接近 NC 组。
图 4. 羊肚菌多糖(MEP-1)干预对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A)丙氨酸转氨酶(ALT),(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C)白细胞介素 - 6(IL-6),(D)白细胞介素 - 1β(IL-1β),(E)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转录组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HFD 组与 NC 组相比,978 个基因上调,1118 个基因下调;HFD-H 组与 HFD 组相比,134 个基因上调,105 个基因下调,其中 Nek7、Saa1、Saa2 下调最显著。通路富集:精氨酸生物合成是最显著富集的通路,还涉及胰岛素分泌、NF-κB 信号通路等。
图 5. 羊肚菌多糖(MEP-1)干预对肝脏转录组的影响。(A)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主成分分析(PCA)图,(B)韦恩图,(C)高脂饮食组(HFD)与正常饮食组(NC)的差异表达基因火山图,(D)高剂量 MEP-1 干预组(HFD-H)与高脂饮食组(HFD)的差异表达基因火山图,(E)高剂量 MEP-1 干预组(HFD-H)与正常饮食组(NC)的差异表达基因火山图,(F)关键差异表达水平的热图,(G)高脂饮食组(HFD)与正常饮食组(NC)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散点图,(H)高剂量 MEP-1 干预组(HFD-H)与高脂饮食组(HFD)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散点图,(I)基因本体论(GO)分析(BP:生物学过程,MF:分子功能,CC:细胞组分)。
4. 对关键基因与蛋白验证基因表达:MEP-1 可逆转 HFD 引起的 Ass1、Cps1 等基因的异常表达,上调 AMPK、PGC-1α 等与脂肪酸氧化相关的基因。
结果表明蛋白表达:MEP-1 上调 Ass1、Cps1 蛋白表达,促进 AMPK 磷酸化,激活 Sirt1,增加 ACC 磷酸化,促进脂肪酸氧化。
图 6. 羊肚菌多糖(MEP-1)对肝脏中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A)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 1(Ass1)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1(Cps1),(B)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比值(pAMPK/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以及磷酸化乙酰辅酶 A 羧化酶与乙酰辅酶 A 羧化酶的比值(pACC/ACC)。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MEP-1 是一种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的高分子量多糖,能剂量依赖性地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主要与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及 AMPK/Sirt1/PGC-1α 信号轴调控的脂肪酸氧化有关,该研究为 MEP-1 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链接:DOI: 10.1016/j.ijbiomac.2025.146361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亚稀褶红菇:中国南方山林中的“致命诱惑”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