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蛋白提取大突破:pH+超声波联手,打造高活性功能蛋白!

猴头菇蛋白提取大突破:pH+超声波联手,打造高活性功能蛋白!

原创
来源:田馨
2025-09-11 15:10:22
1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pH调节+超声波”协同提取法,成功提升了猴头菇蛋白(HEP)的提取率和功能活性。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是大家养生食谱上的常驻嘉宾,它不仅口感鲜美,还富含优质蛋白质,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神经等多种健康功效。但如何高效提取这些蛋白质,并保持其活性,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最近,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Food Science》上的研究提出了一种“pH调节+超声波”协同提取法,成功提升了猴头菇蛋白(HEP)的提取率和功能活性[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为什么猴头菇蛋白这么受关注?

猴头菇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珍稀真菌,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全面,且易被人体吸收,不易引起过敏,是理想的植物蛋白来源[2]。传统的提取方法如碱提酸沉法、酶解法等,虽然有效,但存在蛋白质易变性、成本高、污染大等问题[3]

 

  • 如何高效提取猴头菇蛋白?

研究者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比、pH、温度和时间对HEP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下:

a.料液比在 1:25 时提取率最高,再增加水量反而可能导致蛋白变性沉淀;

b. pH升至12时提取率最高,碱性环境使蛋白带负电,更易溶解;

c.温度在60°C时最佳,过高会导致蛋白变性;

d.提取时间在2.5小时时达到峰值,过长也会导致结构破坏。

 

基于这些结果,研究者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

温度66°CpH 12.5、料液比1:25,提取率高达60.98%

 

1 从猴头菇中提取蛋白质的单因素实验。

a) 固液比与蛋白质提取率的关系;b pH 值与蛋白质提取率的关系;c) 温度与蛋白质提取率的关系;d) 提取时间与蛋白质提取率的关系。

 

  • pH偏移处理:让蛋白“舒展筋骨”

pH偏移处理是通过极端酸性或碱性条件使蛋白质结构展开,再回调至中性使其重新折叠,从而改善溶解性和功能性质。

a.酸性处理中,pH越低,溶解度越高,pH 1.5时最佳;

b.碱性处理中,pH 12.5时溶解度最高。

这是因为在极端pH下,蛋白质分子展开,暴露出更多亲水基团,增强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

 

3179133086e9c33597b01e8a6ad31f86

2 pH 位移法处理蛋白质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a)酸位移处理与蛋白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b)碱移处理与蛋白质溶解度的关系;超声中 pH 位移修饰联合超声对超声功率

 

  • 超声波:给蛋白做“分子按摩”

超声波通过空化效应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强剪切力,能进一步破坏蛋白高级结构,增强其功能性质。

c. 超声功率在40 W/L时效果最好;

d.超声时间在30分钟时溶解度最高;

e.超声温度在40°C时最佳。

 

3179133086e9c33597b01e8a6ad31f86

3 pH 位移法处理蛋白质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d)和超声温度(e)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功率是影响改性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 强强联手:pH + 超声波,效果1+12

研究者将pH偏移与超声波结合,构建响应面模型,最终得出:

a.碱性条件下(pH 12.5):超声时间50 min、温度51°C、功率50 W/L,溶解度达55.89%

b.酸性条件下(pH 1.5):超声时间31 min、温度40°C、功率30 W/L,溶解度达51.88%

4 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和等值线图。

apH 1.5 协同超声处理;bpH 12.5 协同超声处理。

 

同时,这种处理还显著增加了总氨基酸含量,尤其是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提升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 氨基酸组成表

 

  • 降血脂功能:大幅提升!

最令人兴奋的是,经过pH-超声波协同处理后的HEP,在体外降血脂实验中表现突出:

a.结合甘氨胆酸钠的能力提升106%

b.结合牛磺胆酸钠的能力提升75%

c.抑制胆固醇的能力提升111%

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处理的效果更佳,说明该策略不仅能提升蛋白的溶解度,还能显著增强其健康功能。

 

6 猴头菇蛋白 (HEP) 体外降血脂活性的表征。

a)糖胆酸钠结合率;b)牛磺胆酸钠结合率;c)胆固醇抑制率

 

  • 总结:科学“调味”,让蛋白更出色

这项研究通过pH偏移与超声波协同处理,成功实现了猴头菇蛋白的高效提取与功能改性,显著提升了其溶解性和降血脂活性,为开发功能性食品(如胆固醇抑制型产品、乳化食品等)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这种绿色改性策略还有望应用于其他食用菌或植物蛋白,推动食品工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Gong, P., Xu, K., Yue, S., Wang, J., Long, H., Yang, W., Li, N., Wang, J., Zhao, Y., & Chen, F. (2025). pH-shifted synergistic ultrasound-modified extraction of Hericium erinaceus protei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90(4), e70155.

[2] Floret, C., Monnet, A. F., Micard, V., Walrand, S., & Michon, C. (2023). Replacement of animal proteins in foo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nutritional and gelling properties of alternative protein source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63(7), 920946.

[3] Chen, Y., Li, T., Jiang, L. Z., Huang, Z. X., Zhang, W. M., & Luo, Y. C. (2024). The composition, extraction, functional property, quality, and health benefits of coconut protein: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80, 135905. 

  • 上一篇:蘑菇的功效研究
  • 下一篇:如果菇可以疗伤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