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多糖:肠道菌群的"调节师"与代谢疾病的"缓解者"

食用菌多糖:肠道菌群的"调节师"与代谢疾病的"缓解者"

原创
来源:陈少丹
2025-09-11 15:26:08
1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食用菌多糖如何被肠道菌群代谢利用,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影响代谢疾病的发展和整体健康。

在东方传统药食文化中,食用菌一直被视为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的珍贵食材。现代科学研究揭示,食用菌中富含的多糖成分是其发挥健康功效的关键活性物质。这些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不仅能够直接与人体免疫系统对话,更通过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精密互动,发挥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代谢性疾病的独特作用。本文介绍食用菌多糖如何被肠道菌群代谢利用,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影响代谢疾病的发展和整体健康。

 

一、食用菌多糖的多样性

食用菌多糖是来源于食用菌子实体或菌丝体中,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多糖结构类型包括β-葡聚糖、α-葡聚糖、杂多糖(如葡萄糖-甘露糖复合多糖)等分子量从几千到上百万道尔顿不等,具有分支或线性结构,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常见的代表性多糖有:

灵芝多糖:灵芝多糖主要是以β-(1→3)-D-葡萄糖为主链,β-(1→6)-D-葡萄糖为侧链β-葡聚糖灵芝多糖中的β-葡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香菇多糖(Lentinan):香菇多糖同样具有β-(1→3)-D-葡萄糖为主链和β-(1→6)分支,其分子量约50万道尔顿香菇多糖(Lentinan)具有独特的三螺旋结构是其抗肿瘤活性的关键Lentinan在日本已被批准为抗肿瘤辅助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云芝多糖:云芝多糖肽是结合蛋白质的多糖复合物云芝多糖PSK(商品名Krestin)是抗癌辅助药物之一,其蛋白质-多糖复合结构能激活树突状细胞调节免疫

 

二、肠道菌群:食用菌多糖的"加工厂"[1-3]

人体缺乏直接降解大多数食用菌多糖的酶系统,这些大分子物质主要依赖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能力拟杆菌属分泌多糖水解酶(如糖苷水解酶、多糖裂解酶等),将大分子多糖分解为寡糖和小分子糖类等初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被其他微生物进一步发酵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主要乙酸、丙酸和丁酸,和其他各种次级代谢产物

同时,食用菌多糖的摄入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促进双歧杆菌属、乳酸菌属、普雷沃菌属、罗斯氏菌属、粪杆菌属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脱硫弧菌属、某些大肠杆菌菌株、梭菌属的某些机会性病原体等潜在有害菌。连续8周摄入香菇多糖可使双歧杆菌数量增加2-3个数量级,同时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约40%。另有一项人体试验发现,连续4周每日摄入3g杏鲍菇多糖可使受试者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从7.2 log10 CFU/g增至9.1 log10 CFU/g,同时大肠杆菌数量减少2个数量级。

 

三、  肠道菌群平衡的调节机制[4]

食用菌多糖通过多重机制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选择性营养供给:为特定有益菌提供优先利用的碳源,创造竞争优势物理屏障增强:促进黏液层厚度增加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如occludin、claudin-1)表达免疫调节: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分泌30-50%增加抗炎因子(IL-10)产生抑制病原体:通过竞争性排斥减少病原体定植代谢产生的SCFAs可降低肠道pH,抑制pH敏感病原体

 

四、对抗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武器[5]

食用菌多糖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免疫调节作用,对多种代谢性疾病产生缓解效果:①食用菌多糖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缓解2型糖尿病降低体重增长,改善血脂水平,调节脂肪代谢,缓解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③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标志物减少肠道来源的内毒素入血,以及调节胆汁酸代谢,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五、食用菌多糖的合理利用

补充食用菌多糖可从日常膳食中获得。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灵芝、云芝、银耳等常见富含多糖的食用菌,日常可摄入5-15克干菇或50-150克鲜菇同时,食用菌多糖与益生元如低聚果糖、菊粉等搭配,可产生协同效应

 

食用菌多糖作为连接传统饮食智慧与现代营养科学的桥梁,其通过肠道菌群发挥的健康效应为我们提供了防控代谢性疾病的天然策略。在抗生素滥用、精加工食品泛滥的今天,合理利用这些天然多糖资源,或许是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恢复代谢健康的一条可行之路。

 

食药用菌多糖相关技术服务多糖构效关系及提取新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 Ma G, Du H, Hu Q, et al. Health benefits of edible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nd associated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1, 1903385.

[2] Gurung M, Li Z, You H, et al. Role of gut microbiota in type 2 diabetes pathophysiology. Ebiomedicine 2020, 51, 102590.

[3] Ayimbila F, Keawsompong S. Unveiling the prebiotic properties of mushrooms in improving gut health and related diseases, Food Bioscience, 2025, 70, 107040.

[4] Yin C, Noratto GD, Fan X, et al. The impact of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ts beneficial effects to host: A review.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 250, 116942.

[5] Zhao JH, Hu YX, Qian C, et 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nd gut microbiota and their effect on human health: A review. Biology 2023, 12, 122.

  • 上一篇:蘑菇活性物对衰老与代谢病的影响
  • 下一篇:蘑菇的功效研究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