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秘密如何被“读”出来

蘑菇的秘密如何被“读”出来

原创
来源:田回香
2025-09-19 09:28:50
6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文章对蘑菇的组学研究方法、关键基因调控网络与合成途径进行了系统阐述。

药用蘑菇因其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和显著的药理活性,早已成为天然药物与功能食品研究中的重要对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提取与培养方法已难以满足对高效、安全、稳定活性成分的生产需求,科学界开始借助组学技术——尤其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来揭示并调控药用蘑菇活性化合物的合成机制。这种多维度整合的研究策略,为蘑菇功能成分的挖掘与产量提升开辟了全新路径。Nooshin Arshadi等人在《Microbial Cell Factories》期刊发表了题为《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of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in medicinal mushrooms: an omics perspective》的综述文章,对蘑菇的组学研究方法、关键基因调控网络与合成途径进行了系统阐述。

 

蘑菇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种类繁多,包括多糖、三萜、酚类、甾醇、核苷类以及特殊肽类等,这些化合物在抗癌、抗菌、抗炎、降血糖与免疫调节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效应。然而,这些活性物质的含量通常受到物种、环境、培养条件等多因素影响,产量不稳定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因此,需要更精准的分子层面调控策略,来指导蘑菇品种优化与代谢路径设计。在这一背景下,组学技术作为揭示生命活动全景的工具,成为提高功能产物产量的关键依托。图1总结了组学常用技术与其在药用蘑菇研究中的核心应用,涵盖了从基因组测序、表达谱分析、代谢通路等,展示了“从数据到应用”的典型流程。

 

图1. 药用蘑菇研究中常用的组学技术及其应用总结示意图。

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647087/

 

在基因组学层面,蘑菇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为活性成分合成提供了基因资源基础。研究人员借助二代测序与三代单分子测序平台,获取多个药用蘑菇(如灵芝、云芝、舞茸等)的完整基因组,从中筛选出与次级代谢相关的基因簇。这些基因簇多涉及多聚酶、转运蛋白、转录因子等关键组分,是调控三萜、酚类、多糖等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核心节点。通过序列比对与结构注释,研究者可以预测潜在合成路径,并为后续表达验证与调控奠定基础。

 

转录组学作为反映基因表达状态的重要手段,在分析环境因素、发育阶段或诱导条件下的表达差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对高产与低产菌株的表达谱比较,可以筛选出影响代谢通路活性的正调控或负调控因子,为靶向表达调控提供依据。例如,一些三萜合成通路中的CYP450酶类或糖基转移酶,其表达上调常与产量提升密切相关。进一步结合蛋白质组学分析,不仅可以确定特定通路蛋白的翻译水平与修饰状态,还能揭示转录后调控或信号通路介导的反馈机制。

 

代谢组学则提供了最接近表型的功能层面信息。通过LC-MS、GC-MS、NMR等技术平台,可以定量分析活性代谢产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积累差异,结合前述的基因与蛋白数据,反推出关键控制环节。尤其在高通量平台和网络建模支持下,研究者可以构建蘑菇代谢网络模型,预测瓶颈节点并进行代谢工程干预。更进一步,合成生物学手段已被尝试引入蘑菇研究,例如通过异源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酵母或其他真菌中构建完整合成通路,实现活性产物的规模化表达。

 

虽然当前组学数据日益丰富,但不同平台间的整合仍是挑战。例如,基因组注释不一致、表达数据标准化不足、代谢组受环境扰动大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数据间缺乏协同性。此外,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个别物种或个别通路,尚未实现跨物种、跨通路的网络化解析。未来需依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化数据处理流程,提升组学整合效率与预测能力。

 

综上所述,组学视角为提高药用蘑菇中活性成分的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分子工具与系统框架。它不仅推动了从“经验种植”到“理性设计”的转变,也为药用蘑菇的遗传改良、生物合成优化与工业放大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在这一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蘑菇这一古老资源正以新的面貌,走向精准药用与营养功能的未来。

 


文献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647087/

  • 上一篇:桑黄多糖 SVP-a2竟然能抗骨质疏松
  • 下一篇:蘑菇活性物对衰老与代谢病的影响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