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菇属(Russula)多糖的的多维解析及未来展望

红菇属(Russula)多糖的的多维解析及未来展望

原创
来源:黄丽雅
2025-09-19 10:56:54
13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红菇多糖的提取方法直接影响其得率与活性,结构特征(单糖组成、分子量、糖苷键类型、分支度等)是决定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化学修饰(如硫酸化)可显著提升其功能活性。

一、研究背景

红菇属(Russula)真菌作为广泛分布的外生菌根真菌,全球已发现约750种,在亚洲传统医学中应用悠久。现代研究表明,红菇子实体富含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多糖是核心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此前关于红菇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的系统关联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全面综述。因此,本文由印度西孟加拉邦 Sabang Sajanikanta Mahavidyalaya 化学系的 Prasenjit Maity 与 Salboni 政府学位学院化学系的 Ipsita Kumar Sen 共同完成。团队长期聚焦真菌活性成分研究,尤其在多糖的提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关联领域积累了丰富成果。

 

 

二、红菇多糖的来源

多糖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聚合物。它们由大量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单糖单元组成。红菇属蘑菇含有多种多糖,例如同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和杂多糖(富含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岩藻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图 1)。来自酒红菇Russula vinosa Lindblad)中总多糖含量为4 毫克/克,其WRP-1 多糖具有(1→3-β-吡喃葡萄糖主链,每5个残基在 O-6 位有两个β-吡喃葡萄糖侧链。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 Fr.和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水溶性组分中的多糖含量(毫克葡萄糖/克)分别为 3.459±0.198 和 1.253±0.168。有研究表明,通过热水提取法从青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出多糖,同时采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得到纯化的多糖组分(RVP)中, 含有D-半乳糖和D -甘露糖单糖单元,摩尔比为 2:1。同样利用热水提取法,从假蓝黄红菇Russula pseudocyanoxantha中分离得到的多糖组分(HWP含有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单糖单元,摩尔比为 13.5:13.6:49.2:23.7,其中葡萄糖主要为 β 构型构象分析表明它具有三螺旋结构。HWP 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各种抗氧化性能的 EC₅₀值顺序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77±8μg/ml)<亚铁离子螯合能力(305±35μg/ml)<羟自由基生成抑制能力(445±55μg/ml)<ABTS 自由基清除活性(477±6μg/ml)<DPPH 自由基淬灭能力(1750±49μg/ml)<还原能力(2726±136μg/ml)。HWP还通过激活小鼠巨噬细胞释放(相关物质)而表现出免疫调节活性。

 

图1 红菇属蘑菇中多糖的不同来源

注:(A)黑白红菇Russula albonigra (Krombh.) Fr,(B)网盖红菇Russula alatoreticula,(C)灰肉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D)鳞盖红菇 Russula lepida Fr.,(E)假蓝黄红菇Russula pseudocyanoxantha,(F)点柄臭黄菇Russula senecis,(G)草地红菇Russula vesca,(H)酒红菇 Russula vinosa Lindblad,(I)白黄红菇 Russula alutacea Fr.,(J)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

 

三、红菇多糖的提取

本文总结了红菇多糖的主要提取技术及流程(表1、图2),包括传统的热水提取、碱提取、酸提取,及现代的超声辅助提取(UAE)、微波辅助提取(MAE)等。其中,热水提取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应用最广,但耗时较长;MAE 和 UAE 可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时间,但设备成本较高(表2)

 

表1 红菇多糖提取方法汇总

 

图1 红菇属多糖的一般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流程

2 不同提取法的优缺点

 

四、红菇多糖的结构特征

多糖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单糖类型、糖苷键构型、分支度、连接方式、分子量及单糖比例是多糖结构研究的关键因素。表3总结了红菇属中分离的部分多糖来源、提取方法、结构及生物活性。红菇多糖包括同多糖(以葡萄糖为主)和杂多糖(含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分子量差异显著(1.45×102.18×10 Da),糖苷键以 β-(1→3)、β-(1→6) 为主,分支度和化学修饰(如硫酸化)对活性影响显著。

 

表3 从红菇属物种中分离的部分多糖的来源、提取方法、结构及生物活性


 

五、红菇多糖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

多糖是红菇属真菌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多种药用特性,包括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糖尿病等多糖的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如低分子量多糖抗氧化活性更强,硫酸化修饰可增强抗肿瘤和抗凝活性,β- 糖苷键及三螺旋构象是免疫活性的重要基础。如图3所示本文展示了多种红菇多糖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实现免疫调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体现抗氧化活性;此外还有抗菌、抗炎、保肝等功能。

 

图3 红菇多糖多种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

 

六、结论及展望

红菇多糖的提取方法直接影响其得率与活性,结构特征(单糖组成、分子量、糖苷键类型、分支度等)是决定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化学修饰(如硫酸化)可显著提升其功能活性。目前研究已明确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系统性的构效关系解析仍有待深入。未来研究需聚焦三方面:一是探究实现红菇人工栽培的方法,解决其被深入研究的重要限制因素;二是优化提取技术,结合新型方法(如酶辅助提取)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是利用先进表征技术(如高分辨 NMR)深化结构解析,明确构效关系;是推动产业化应用,将红菇多糖开发为功能食品添加剂、抗肿瘤辅助药物或抗氧化剂,加速从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文献:https://doi.org/10.1016/j.carres.2025.109625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桑黄多糖 SVP-a2竟然能抗骨质疏松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