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2)——防治帕金森病

灵芝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2)——防治帕金森病

转载
来源:菌物健康
2025-08-22 11:23:42
8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现代医学研究揭示,灵芝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内含的灵芝多糖与灵芝三萜等活性化合物能够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与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s)是指一组神经系统疾病,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其中,最为普遍的NDs 包括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亨廷顿病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衰老作为其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健康,并对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由于NDs 机制复杂,中药因多靶点、多途径和协同作用在防治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灵芝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被誉为“仙草”,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 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揭示,灵芝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内含的灵芝多糖与灵芝三萜等活性化合物能够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与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的第二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病理标志是黑质及其他大脑区域出现的细胞丢失,以及这些区域内路易体和路易神经突形式的神经包涵体形成。灵芝提取物及三萜类、多糖类活性成分对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改善作用。以下是灵芝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在防治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

 

01 抑制α-syn 的异常积聚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及核周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质,其异常增加和聚集会诱发神经细胞毒性效应,加剧神经炎症反应并连锁触发氧化应激状态,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功能障碍紧密相关。

Sharma 等研究发现通过构建大鼠低压缺氧模型,探究灵芝水提取物对记忆功能和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灵芝水提取物遏制缺氧诱导的记忆障碍,减轻海马体的损伤及脑水肿现象,改善神经递质的水平,促进神经可塑性的调节,还抑制α-syn 的异常累积,减少氧化应激,同时维持炎症标志物NF-κB 的稳定表达,在多个层面上展现其对神经系统的全面保护作用。因此,灵芝水提取物通过抑制α-syn 的异常累积,从多条通路综合保护神经系统,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02 减轻神经炎症

在帕金森病中,神经炎症起着核心作用,其中α-syn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积累加剧促炎特性,并与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诱导密切相关。Ren 等研究发现GLE 减少黑质纹状体区域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在体外实验中,GLE 通过遏制iNOS/NLRP3 通路,抑制异常的小胶质细胞自噬和溶酶体降解,产生神经保护作用,为GLE作为帕金森病 治疗药物提供依据。脱乙酰甘诺德酸F是从灵芝中分离的三萜类化合物。在BV-2 小胶质细胞中,其减少NO 产生、iNOS 表达及促炎性细胞因子,抑制NF-κB 通路活化来调控炎症。体内研究显示,脱乙酰甘诺德酸F降低斑马鱼胚胎及小鼠模型中的NO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小胶质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炎症,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炎症相关疾病如帕金森病的新候选药物。综上所述,这些发现揭示灵芝活性成分通过多种途径降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抑制小胶质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炎症,表现出防治帕金森病的巨大潜力。

 

03 抗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障碍是由黑质致密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死亡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帕金森病中多巴胺能神经变性的复杂退化级联的关键驱动力。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导致帕金森病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进行性退化的主要原因。帕金森病患者的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生物合成过程受阻、自噬作用减弱、细胞凋亡增多、Ca2+浓度异常及氧化应激加剧,引发神经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和神经元毒性。

黄茜等研究证实灵芝提取物能够提升细胞活性,维护线粒体膜电位稳定,减少ROS 积聚,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及Caspase-3活化,保护线粒体功能,阻碍凋亡信号通路激活,对帕金森病 模型细胞凋亡产生保护作用。Guo等研究发现GLP可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免受1-甲基-4-苯基吡啶和鱼藤酮的神经毒性,提高神经元存活率,恢复线粒体功能,减少凋亡细胞,降低ROS,抑制氧化应激,对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干扰帕金森病发病过程。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双重作用,灵芝提取物及活性成分能有效发挥神经保护功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新曙光。

 

04 抑制神经元凋亡

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吴淑珍等研究证实GLT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功能障碍,促进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及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纤维数增加,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表明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与修复具有积极作用,为GLT作为帕金森病 治疗策略提供支持。因此,灵芝的活性成分通过促进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增加,并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成为防治帕金森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证实其在干预帕金森病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灵芝提取物及三萜类、多糖类活性成分在阿尔茨海默及帕金森病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总结,这些成分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神经元细胞衰老与凋亡过程、促进突触可塑性的重塑、调整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及改善认知功能等发挥药理作用。总的来说,灵芝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和协同作用的特点,可调控不同通路中细胞因子实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

  • 上一篇:【科研进展】多学科协同创新建立鹿茸菇多维度品质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 下一篇:灵芝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1)——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