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阳性细菌逃逸病毒感染
原创
来源:袁晓鸣
收藏
核心提示:噬菌体感染通常需要依赖于对细胞壁结构的识别,因此,周围细胞被内溶素作用后细胞壁结构的破坏,将可能影响到噬菌体的持续感染,从而使细菌可以有效逃逸。
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会释放内溶素等酶,裂解宿主细胞壁,从而释放子代噬菌体。这些释放的酶,实际上也会作用到周围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值得注意的是,噬菌体感染通常需要依赖于对细胞壁结构的识别,因此,周围细胞被内溶素作用后细胞壁结构的破坏,将可能影响到噬菌体的持续感染,从而使细菌可以有效逃逸。
L-form细胞是指细胞壁缺陷的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缺失细胞壁后在等渗培养基下可以稳定生长的一个状态。在最近的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工作中,介绍了最新的一个发现,噬菌体的内溶素酶,可以影响未感染细胞形成L-form形态的细胞,从而逃逸了病毒的感染过程(图1)。
图1
这一过程,是由于内溶素作用后破坏了细胞壁结构,导致原生质体从细胞壁中流出,形成细胞壁缺陷的细胞,从而病毒无法感染无细胞壁结构的细胞而实现(图3)。
图2
图3
参考文献:https://doi.org/10.1101/2022.05.24.493201
上一篇:空肠弯曲菌是什么?空肠弯曲菌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蜡样芽胞杆菌生长过程中呕吐毒素生产的延迟与毒力的主要调控水平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