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湖泊中水生病毒的季节演替、宿主关联和生化作用
摘要:本研究通过富营养化太湖水体中的浮游微生物群落的深入宏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病毒群落的季节性演替、病毒-宿主关系以及病毒编码的辅助代谢基因对于微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意义。
背景:蓝藻水华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水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机制是科学预测、监控和治理蓝藻水华的关键。病毒被认为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在富营养化淡水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经历由微囊藻主导的有害藻华的湖泊中,病毒的动态及其与宿主的关联仍然了解甚少。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周边居民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重要来源,但长期受到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困扰。
主要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太湖湖泊病毒群落展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到微生物群落(特别是蓝藻和拟杆菌门)和环境因素(如营养盐浓度和温度)的驱动。这表明病毒与宿主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图1)。
图1.太湖病毒群落的季节演替和驱动因素
宿主预测分析表明,与氮循环相比,更多数量的病毒可以侵染具有磷调控功能的细菌宿主。然而,侵染磷调控宿主的病毒在不同季节相对稳定,病毒感染对由细菌主导的氮循环路径有更显著的影响。病毒可能通过影响宿主细菌,调节湖泊中的氮循环过程
图2.感染参与氮、磷循环的微生物宿主的病毒群落丰度
通过分析病毒编码的辅助代谢基因(vAMGs)作用发现,在藻华爆发前的春季,vAMGs丰度最高,这些基因补充了宿主细菌的代谢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光合作用和磷调节等。这表明病毒通过vAMGs影响了宿主的代谢过程,进而影响了湖泊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图3.太湖中病毒编码的辅助代谢基因
主要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病毒、宿主微生物和藻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强调了病毒在富营养化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化角色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病毒在生态系统功能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为治理有害藻华和保护淡水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病毒在太湖等富营养化湖泊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还通过编码辅助代谢基因调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病毒如何响应环境变化,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机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4.109125.
上一篇:食品加工中的“隐形敌人”:微生物污染与安全防控
下一篇: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这些防护建议请收好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