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放一天=吃毒素?你爱吃的新鲜米粉正暗藏致命危险

室温放一天=吃毒素?你爱吃的新鲜米粉正暗藏致命危险

原创
来源:李佳珣
2025-04-15 15:01:51
276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新鲜米粉作为东亚和东南亚的传统主食,凭借其无麸质特性和独特口感风靡全球。数据显示,2014至2022年间,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米粉市场规模从17亿激增至36亿美元。然而,这种看似健康的食品却隐藏着一个被忽视的危险——在室温储存条件下,它可能成为致病菌的"温床"。

新鲜米粉作为东亚和东南亚的传统主食,凭借其无麸质特性和独特口感风靡全球。数据显示,20142022年间,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米粉市场规模从17亿激增至36亿美元。然而,这种看似健康的食品却隐藏着一个被忽视的危险——在室温储存条件下,它可能成为致病菌的"温床"。新鲜米粉中高达95.6%的腐败菌为芽孢杆菌和肠杆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尤为危险:其孢子能耐受米粉制作过程中的高温蒸煮,其会在后续储存中发芽繁殖;其还会产生两种毒素:耐高温的呕吐毒素(引发呕吐)和肠毒素(导致腹泻)。

蜡样芽孢杆菌:看不见的杀手

研究对新鲜米粉(FRNs)进行了三种处理:未接种组、接种组(接种4.0 log CFU/mL蜡样芽孢杆菌孢子)和高压灭菌阴性对照组。将米粉、玉米淀粉和水的混合浆液在90°C下蒸汽蒸煮4分钟后,分别置于4°C储存168小时,22°C32°C储存72小时。蒸煮处理使蜡样芽孢杆菌孢子总数减少了0.7±0.3 log CFU/g;在接种组和未接种组中,存活的孢子在72小时储存期内均能发芽繁殖,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该菌;储存温度和时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22°C32°C条件下:未接种组细菌增长超过7.0 log CFU/g;接种组增长约5.0 log CFU/g4°C条件下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生长;32°C环境中12小时即检测到肠毒素,而在22°C环境中24小时后会检测到毒素,相比之下,在4°C冷藏过程中米粉168小时(7天)内无毒素产生。

1 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孢子的新鲜米粉在储存过程中的细菌的生长[1]

酸味警报:变质的信号

由于冷藏会导致淀粉回生,使米粉变硬,故零售店通常将米粉置于室温保存。然而,研究发现,随着细菌繁殖,米粉pH值明显下降:32°C储存72小时后,pH6.9降至5.722°C同期降至6.2。这种酸味变化与细菌代谢产物相关,是食品安全的重要警示信号。

2 接种蜡样芽孢杆菌的新鲜米粉在储存过程中的pH值变化[1]

科学储存建议

依据美国加州和华盛顿州法规规定,新鲜米粉在室温存放不超过4小时;新鲜米粉购买后推荐冷藏储存,4°C可有效抑制细菌,但可能会有口感和质地轻微变化。因此,消费者购买新鲜米粉后应尽快食用,若需保存务必冷藏。发现米粉发黏、变酸或有异味时,应立即丢弃。食品生产者需探索巴氏杀菌、天然防腐剂等新技术,在保证口感的同时提升安全性。

参考来源[1] Mohammadi B, Pérez Reyes ME, Smith SA. Survival, Growth, and Toxin Production of Bacillus cereus During Cooking and Storage of Fresh Rice Noodles. J Food Prot. 2024 Mar;87(3):100239.

  • 上一篇:揭秘诺如病毒:疫苗研发背后的免疫学奥秘
  • 下一篇:9亿吨食物浪费!多糖抗菌包装的绿色革命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