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感染的“双重威胁”:鼠伤寒沙门氏菌与球虫对火鸡幼雏的影响

原创
来源:魏祖晨
2025-05-20 10:06:10
2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在现代家禽养殖中,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球虫(Eimeria spp.)感染是影响火鸡幼雏健康和生长的两大隐形“杀手”。鼠伤寒沙门氏菌不仅会导致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还可能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问题。而球虫引起的球虫病则会破坏宿主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肠道炎症和整体性能下降。这两种病原体的协同感染更是会对火鸡幼雏的健康造成“双重威胁”。

火鸡幼雏的“双重挑战”

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球虫感染在火鸡幼雏中都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危害性。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或环境传播,能够在火鸡肠道内定植并引发系统性感染。研究表明,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火鸡幼雏会出现肠道通透性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以及肠道形态学改变等问题。而球虫感染则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的破坏,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种病原体的协同感染会进一步加剧火鸡幼雏的健康问题。研究发现,球虫感染会破坏肠道上皮细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入侵提供便利,从而增加其在肝脏和脾脏中的定植率。这种协同感染不仅影响火鸡幼雏的生长性能,还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新型研究揭示“双重威胁”的影响

最近,一项研究深入探讨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球虫协同感染对火鸡幼雏的影响。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设计,将420只1日龄的火鸡幼雏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感染处理,包括单独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独感染球虫以及协同感染两种病原体等。研究结果显示,球虫感染显著降低了火鸡幼雏的体重和采食量,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则对体重影响较小,但会降低采食量。

在肠道健康方面,球虫感染导致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肠道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增加。这些变化表明,球虫感染会引发肠道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影响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则进一步加剧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降低了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

协同感染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家禽的健康和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球虫的协同感染显著改变了火鸡幼雏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具体来说,协同感染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这些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吸收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协同感染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β多样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不同感染组之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火鸡幼雏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例如影响其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和整体生长性能。

应对“双重威胁”的策略

面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球虫的“双重威胁”,传统的防控措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开发新的防控策略和技术迫在眉睫。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优化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以及合理使用疫苗和益生菌等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此外,针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也为开发新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思路,例如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来增强火鸡幼雏的免疫力和营养吸收能力。

总之,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球虫的协同感染对火鸡幼雏的健康和生长构成了严重的“双重威胁”。通过深入了解这两种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保障火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食源性致病菌
  • 上一篇:“肠道卫士”与“炎症推手”:沙门氏菌感染下的文昌鸡肠道菌群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博弈
  • 下一篇:电缆细菌的“电力革命” —氧呼吸电缆细菌为缺氧环境微生物群落提供“远程充电”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