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GII.17新变种卷土重来,引发大规模疫情

诺如病毒GII.17新变种卷土重来,引发大规模疫情

原创
来源:薛亮
2025-07-31 15:12:11
1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俄罗斯研究团队通过长达9年的监测发现,曾在2015年被D变体取代的诺如病毒GII.17-C变体,正以新亚型C2的形式在全球复苏

俄罗斯研究团队通过长达9年的监测发现,曾在2015年被D变体取代的诺如病毒GII.17-C变体,正以新亚型C2的形式在全球复苏。这一现象揭示了病毒进化中罕见的逆向趋同模式,研究发现C2亚型在关键结构蛋白上竟向1976年的GII.17祖先毒株(Tokyo_JP_1976)回溯演化。

诺如病毒GII.17基因型在过去四十年间逐步分化为4个主要变体。A/B变体作为早期分支,其传播力有限,仅在1970-2000年代引发零星感染。C变体则于2012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被发现,并在2014-2015年引发亚洲多国暴发疫情。然而其主导地位仅维持短暂时间,GII.17 D变体于2015年迅速崛起,其VP1结构蛋白发生超过4.4%的氨基酸变异,导致交叉免疫失效,从而在全球完全取代C变体。

该研究团队于2014-2023年期间,对14180名因急性肠道感染住院的儿童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共发现2438例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GII.17基因型占比10.13%。该基因型于2014-2015冬季首次在该地区被发现,2015-2016占比达28.1%,之后在不同流行赛季占比波动于3.0%-10.6%。而在2022-2023,其占比显著上升至36.1%,展现出强势的重现态势。近两年全球范围内由GII..17 C2亚型引发的疫情也在持续出现。

研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GII.17基因型C变体可分为C1和C2两个亚型(图1)。C1亚型在2012-2015年期间于中国、巴西、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C2亚型则是新发现的亚型,2021-2023年C2亚型已出现在三大洲,在欧洲的罗马尼亚、美洲的美国和巴西以及亚洲的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均有检出。C2亚型在主要结构蛋白VP1上存在特有的氨基酸替换,这些替换与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GI.17祖先株更为接近,且部分替换位于抗原表位区域,可能影响其抗原性。同时,C2亚型与C1亚型在VP1氨基酸序列上差异约为2.26%(图2),与D变体差异约为 4.42%,符合诺如病毒变体的分类标准。

图1 基于GII.17 RdRp-VP1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1]

图2 GII.17氨基酸序列差异分布[1]

进化机制解析

1.逆向趋同现象

C2亚型在VP1蛋白的385R、411V等位点与1976年东京株高度相似,表明其进化轨迹呈现向祖先回溯的特征。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病毒应对群体免疫压力的适应性策略,同时也验证了之前研究中的有限突变假说。

2.中间过渡株的存在

2014年法国株(G19_020)和2015年加拿大株(BMH15-067)被确认为C1向C2进化的关键过渡型(C1/2亚型),填补了病毒消失期的进化空白,为C2亚型的进化过程完成闭环。

3.保留感染优势

尽管发生变异,C2仍然保留了与组织血型抗原受体(HBGA)高效结合的V444Y关键位点,这解释了其持续传播的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GII.1基因型中 B变体在2018年重新出现,此前自2009年起在全球范围内未被检出,其在非洲南部的废水中被发现,极有可能在非洲大陆以潜伏形式持续进化。

参考文献:

[1]Epifanova NV, Oparina SV, Morozova OV, Sashina TA, Alekseeva AE, Novikova NA. Re-emergence and Spread of Norovirus Genotype Gii.17 Variant C in 2021-2023. 942 Preprint at 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5393670/v1. Research Square, 943 (2024).

[2] Parra GI, Tohma K, Ford-Siltz LA, Pilewski KA, Kendra JA. The saga to monitor and control norovirus: the rise of GII.17. J Gen Virol. 2025, 106(6):002118.

 

  • 上一篇:活性污泥的四季密码:微生物群落如何守护污水处理厂?
  • 下一篇:广东基孔肯雅热病例持续上升:到底该怎么防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