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病:潜伏在亲密接触中的健康威胁!
亲吻病:潜伏在亲密接触中的健康威胁!
亲吻病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学名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常见于亲吻、共享饮食用具或饮水等亲密接触,因此得名。但也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传播。该病多为自限性疾病,即病情具有自我缓解特点,是一种能够自行消散的疾病。
主要症状
该病特征是发热、扁桃体咽炎和淋巴结肿大三联征。最常见于青少年以及15至24岁的成年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同时可能伴有疲劳感,但往往在3个月内消退。部分患者出现眶周和/或睑水肿,通常为双侧。脾肿大和肝肿大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约10%至45%的病例会出现皮疹,广泛散在的红斑和斑丘疹。约0.1%至0.5%的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会出现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临床诊断
医生首先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如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肝脾肿大。此外血常规中异型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以上同样具有诊断意义。常用的检查包括EB病毒核酸检测和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预防与治疗方案
在感染者症状较明显时,一定要减少与感染者的亲密接触。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不共享饮食用具和饮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通常是缓解症状,该病多伴有疲劳感,因此建议卧床休息,多喝水,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和发热,具体请遵循医嘱。由于可能出现脾脏肿大,因此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出现脾脏破裂。
尽管目前EB病毒感染在大多数人中是无症状的,但EB病毒是一种致癌病毒,不仅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还与多种肿瘤和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鼻咽癌就是一种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其血清学和分子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尽管目前大多数EB感染者不会发展为癌症,但了解其潜在风险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Lupo J, Truffot A, Andreani J, Habib M, Epaulard O, Morand P, Germi R. Virological Markers in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Diseases. Viruses. 2023, 15(3):656.
[2] Naughton, Patrick; Enright, Frances; Lucey, Brigi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new concepts in clinical presentation, epidemiology, and host response.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24, 37(3): 157-163.
[3] Leung AKC, Lam JM, Barankin B.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n Updated Review. Current Pediatric Review. 2024;20(3):305-322.
上一篇:单增李斯特菌:低水分食品中的隐形杀手
下一篇:警惕!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性可能导致全球1000万人死亡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