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宇黄焖鸡“塌房”背后:暗访揭露餐饮业食品安全黑洞
杨铭宇黄焖鸡“塌房”背后:暗访揭露餐饮业食品安全黑洞
引言:从网红品牌到信任危机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这个曾以“国民快餐”自居的连锁品牌,近日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记者暗访多地加盟店,曝光剩菜回收、过期食材染色翻新、员工无证上岗等乱象,引发全网哗然。尽管品牌方紧急道歉并宣布“永久关店”,但这场风波暴露的餐饮业食品安全漏洞,远非一家门店的关停所能掩盖。
暗访实录:触目惊心的后厨“潜规则”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杨铭宇黄焖鸡加盟店存在系统性卫生问题:
食材“续命术”:发酸变质的鸡肉、隔夜发黑的牛肉,通过添加色素伪装“新鲜”,甚至将顾客吃剩的菜品回收再加工。
健康证形同虚设:超半数店员未办理健康证,直接接触食材、操作烹饪,增加食源性传染病风险。
后厨卫生失控:操作台油污堆积,厨余垃圾与食材混放,复用餐具清洁检测不合格,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食品安全法》,更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沙门氏菌感染等健康威胁。
天眼查数据:屡罚不改的行业顽疾
杨铭宇黄焖鸡此前也曾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例如,2023年,北京一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因后厨环境不卫生被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2024年,四川一家门店被消费者称在外卖中吃出老鼠,监管部门介入,涉事门店停业。然而,罚款与整改未能根治乱象。加盟模式下,品牌方对门店监管流于形式,追求扩张速度而忽视品控,导致问题反复发生。
行业痛点:加盟模式的“监管盲区”
杨铭宇黄焖鸡的案例折射出餐饮加盟体系的深层隐患:
1、总部管控乏力:多数加盟店为降低成本,私自采购劣质食材,总部抽查频次低、惩罚力度弱;
2、员工培训缺失:为节省开支,大量雇佣无证临时工,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形同虚设;
3、违法成本过低:单次罚款仅数万元,相比门店利润微不足道,难以形成震慑。
健康贴士:消费者如何自保?
面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公众需提高警惕:
观察门店资质:查看公示栏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员工健康证;
警惕异常色泽与气味:过度鲜艳的肉类、刺鼻的酸腐味可能是变质的信号;
优先选择透明厨房:可通过玻璃窗或监控观察后厨操作流程;
留存消费凭证:发现问题及时拍照取证,拨打12315投诉。
结语:食品安全不能只靠“道歉”
杨铭宇黄焖鸡的“停业整改”,不应成为事件的终点。唯有从完善加盟监管机制、加大违法惩戒力度、推动“明厨亮灶”全覆盖等多维度入手,才能筑牢“舌尖上的防线”。对消费者而言,理性选择、主动监督,才是对抗食品安全风险的最强盾牌。
参考资料:1、http://www.bjnews.com.cn/search?bwsk=%E6%9D%A8%E9%93%AD%E5%AE%87%E9%BB%84%E7%84%96%E9%B8%A1
2、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8JH6VN0514R9P4.html
3、https://www.ctdsb.net/c1716_202503/2393880.html
上一篇:蝙蝠“毒引”?刚果(金)疫情爆发,53人不幸遇难
下一篇: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开发病毒分类新工具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