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工程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原位分泌治疗纳米抗体

利用工程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原位分泌治疗纳米抗体

原创
来源:曾砚清
2023-08-29 00:00:00
4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基于微生物的疗法正在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肠道相关疾病的平台。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疗效并限制脱靶效应,需要能够将药物定向输送到疾病部位的药物平台。

  基于微生物的疗法正在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肠道相关疾病的平台。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疗效并限制脱靶效应,需要能够将药物定向输送到疾病部位的药物平台。来自哈佛大学的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for the in situ secretion of therapeutic nanobodies in the gut》,报道一种大肠杆菌体系PROT3EcT,可将纳米抗体蛋白直接分泌到肠道环境中。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是一种公认安全的益生菌,具有固有的抗菌和抗炎活性,且可进行遗传上的编辑用于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因此作为合成生物学的基础越来越受欢迎。然而,革兰氏阴性细菌会主要将蛋白质递送到其外包膜的周质,而将蛋白质分泌到周围环境中存在困难。

  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能利用复杂的纳米机器,将细菌蛋白(称为效应子)直接转运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III型分泌系统(T3SSs)就是其中之一。一类完整组装的III型分泌机器(T3SA)嵌入细菌的外层包膜内,其针状延伸部位停靠在宿主细胞膜上并形成孔。先前研究发现,与大肠杆菌遗传上相关的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福氏志贺氏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T3SAs在引入实验室大肠杆菌菌株时能够发挥功能。

  因此,团队将编码志贺氏菌T3SA部件的基因和相应的ipa, mxi, spa操纵子连入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同一位点,再将控制以上操纵子表达的转录因子VirB于低拷贝数质粒上表达。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的T3SA能在宿主细胞膜上形成孔状结构,使得目标蛋白(纳米抗体,Nbs)直接被注入哺乳动物细胞,并且该体系不会侵入或将自体蛋白质注入哺乳动物细胞。据此构建的PROT3EcT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三个遗传元件组成:(1)编码经过修饰的T3SA的操纵子,(2)其主要转录调节因子VirB和(3)治疗有效载荷。

  接下来,团队研究了PROT3EcT系统是否能将异源蛋白识别为分泌底物。他们前期发现异源蛋白N末端的多个III型效应子的前50个残基编码定义III型SSs的元素,因此只需融合表达这一片段便可实现自动分泌。因此,PROT3EcT可以被设计成分泌配备N端III型分泌序列(SS)的异源蛋白。PROT3EcT可分泌功能性单结构域抗体、纳米抗体(Nbs),并在小鼠肠道内稳定定植和维持蛋白分泌活性。

  为了验证这种分泌体系的设计理念,团队构建了一种分泌抗TNF-α Nb的PROT3EcT变体(TNF-PROT3EcT),并证明其单次预防剂量足以平复促炎TNF水平,并能防止化学诱导结肠炎模型中损伤和炎症的发展,其有效性与全身给药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mAb)相当。

  总之,这项研究报道了一类可编程的大肠杆菌PROT3EcT系统的开发和表征,其旨在将治疗有效载荷输送到胃肠道。尽管目前的研究仅提出了进一步开发PROT3EcT用于治疗IBD,但PROT3EcT的模块化特性将允许其快速适应各种疾病的治疗平台。

  Lynch et al., 2023, Cell Host & Microbe 31, 634–649

  April 12, 2023 ª 2023 Elsevier Inc.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3.03.007

  • 上一篇:揭示诺如病毒感染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新型抗病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嗜黏蛋白阿克曼菌降低了喂食高脂肪饮食的小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易感性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