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诺如病毒感染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新型抗病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是造成全球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引起长期感染。其中,肠道菌群在宿主和病原菌之间的作用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发表在《Frontiers》上的《Unravel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norovirus infection, gut microbiota, and novel antiviral approach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一文对近期肠道菌群和病毒相互作用及抗病毒方法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整合并探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肠道菌群和诺如感染的认识,并为未来诺如病毒感染治疗给予新的方向。
表1中总结了婴儿和成人在感染了诺如病毒后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种群与诺如病毒的相互作用机制。过去对病毒的培养多采用体外或小鼠培养,如今人肠道类组织系统(human intestinal enteroids system,HIEs)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对病毒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这些年的研究发现,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对干扰素(IFN)的调节和肠道菌群中外膜小泡(OMV)的增加来抵御病毒感染;促病毒作用通过病毒与宿主和细菌所表达的HBGA的结合、胆汁酸相关的免疫反应和2型细胞因子诱导簇状细胞来提升病毒复制能力。
表2中总结了益生菌治疗诺如病毒最新的体内和临床研究。益生菌通常被用来预防常见病毒感染或减轻感染的症状,如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等消化道感染。益生菌对肠道的作用体现在调节免疫应答(如,促进肠道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抗病毒活性(如,竞争排斥、产生细菌素和抗菌防御的刺激)及对保护肠道(如,增加黏膜分泌、改善肠道运动和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这三个方面。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因其潜在的抗病毒作用而被广泛研究。
表3中整理出了五种候选疫苗的临床试验和已发表的结果。随着病毒培养平台的发展,疫苗的研发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疫苗的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可以在https://clinicaltrials.gov/.中查询。据目前的临床报道,绝大多数候选疫苗是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有五种分别来自Takeda, Vaxart, National Vaccine and Serum Institute China (NVSI), Anhui Zhifei Longcom Biologic Pharmacy, 和 Icon Genetics GmbH公司的疫苗处于临床Ⅰ期或Ⅱ期试验,并进行了相关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报道。
参考文献Bai, G.-H., M.-C. Tsai, S.-C. Lin, Y.-H. Hsu and S.-Y. Chen (2023) "Unravel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norovirus infection, gut microbiota, and novel antiviral approach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上一篇:室外绝对湿度预测诺如病毒流行的开始
下一篇:利用工程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原位分泌治疗纳米抗体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