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剩米饭,吃进 ICU,蜡样芽孢杆菌不容忽视!

原创
来源:李琦
2025-03-25 16:20:39
26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广东江门,50 岁的陈先生,将几天前冷藏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后,不久便出现了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 ICU 医务人员抢救,陈先生终于脱离生命危险。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蜡样芽孢杆菌,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运动性强。该菌菌体细胞杆状,末端方,成短或长链,它会产生防御性的内芽孢,且芽孢圆形或柱形。蜡样芽孢杆菌是兼性厌氧性细菌,生长温度范围20-45℃,10℃以下生长缓慢或不生长。它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泛,在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均有发现。

蜡样芽孢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中毒者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根据症状不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可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

1. 呕吐型食物中毒:主要由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引起。这种毒素在淀粉类食物中容易产生,如米饭、炒饭、稀饭等。呕吐型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为0.5-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该毒素需要在126℃的高温下加热90分钟才能去除。

2. 腹泻型食物中毒:由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腹泻型肠毒素引起。腹泻型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为2-36小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45℃加热30分钟或56℃加热5分钟,可以去除毒素。

预防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是防止食物污染。食物应充分加热,避免放置于室温过久。对于剩饭剩菜,应妥善保存并尽快食用。在食用前,应彻底加热煮透以杀死蜡样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此外,保持厨具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
致病菌
  • 上一篇:EB病毒属于人类疱无声的“接吻病毒”:与EB病毒共处的启示
  • 下一篇: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