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效代谢!酵母能量利用的“逆袭之路”

告别低效代谢!酵母能量利用的“逆袭之路”

原创
来源:刘泽锟
2025-07-01 11:39:35
7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酵母也能“逆袭”啦!科学家们用蔗糖给酵母来了一场“能量大改造”,不仅成功消除了困扰已久的Crabtree效应,还让它的能量代谢效率大幅提升,仿佛给酵母装上了“超级引擎”。这一改造不仅让酵母在生产各种有用物质时效率爆表,还为生物发酵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思路,说不定以后的酵母就能成为生物制造界的“劳模”呢!

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微生物宿主,广泛应用于生物燃料、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然而,酵母在高糖环境下表现出Crabtre效应一直是制约其能量利用效率和产物合成效率的关键瓶颈。Crabtree效应是指酵母在高糖条件下,即使氧气充足,也会优先进行低效的乙醇发酵,而不是高效的呼吸作用。这种代谢特性导致大量碳源以乙醇形式流失,同时浪费了能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传统上,科学家们尝试通过敲除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来减少乙醇积累,但这种方法会引发乙酰辅酶A供应不足和NAD⁺再生障碍,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的前提下,重构酵母的中心碳代谢,消除Crabtree效应,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通过基因工程和代谢途径优化来解决这一问题,为实现酵母的高效能量利用和高附加值产物合成提供了新的希望。

202565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单杨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Sucrose-driven carbon redox rebalancing eliminates the Crabtree effect and boosts energy metabolism in yeast”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通过引入蔗糖磷酸解途径并敲除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基因PGI1,有效解耦糖酵解与呼吸作用,促使酵母菌代谢向Crabtree阴性状态转变,从而消除了Crabtree效应并显著提高了能量代谢效率和非乙醇化合物的产量

 

1 文献基本信息

研究人员首先敲除了酵母内源性蔗糖水解酶基因(SUC2MAL12/32等),引入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的蔗糖磷酸化酶基因LmSP。这种改造使得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1-磷酸(G1P),避免了传统水解过程中的ATP消耗。通过优化双转运蛋白(PvSUF1209F+MAL11),菌株ZQS15ATP生成效率显著提升,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达到0.21 h⁻¹

为了彻底消除Crabtree效应,研究人员进一步敲除了肌醇焦磷酸酶基因OCA5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基因PGI1。这一改造使得菌株ZQS18完全消除了乙醇积累,NADH/NAD⁺比率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显示,糖酵解(EMP)途径通量下降,而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和电子传递链(ETC)相关基因上调,证实代谢流向呼吸作用偏移。

为了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合成能量系统,通过过表达线粒体外膜NADH脱氢酶(NDE1/NDE2)和转氢酶(AcTH),使菌株ZQS65TCA循环受阻时仍能维持生长。此外,通过引入磷酸酮醇酶(LmPK)和磷酸转乙酰酶(CkPTA)途径,进一步减少乙醇溢出代谢,ATP含量提升1.8倍。

改造后的酵母菌株在合成多种非乙醇化合物时表现出显著优势。例如,表达乳酸脱氢酶(LILDH)的ZQS68乳酸产量达到3.29 g/L,较对照提升11倍;而表达突变型丙二酰辅酶A还原酶(CaMCR-CN94IVK1107W)的ZQS713-羟基丙酸(3-HP)产量为1.96 g/L,提高8.2倍。

该研究通过引入蔗糖磷酸解途径、敲除关键调控基因和设计合成能量系统,成功将酿酒酵母改造为Crabtree效应阴性菌株。改造后的酵母菌株在能量代谢、碳回收率和产物收率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为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碳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策略,还为生物制造产业的碳减排提供了重要实践意义。

这项研究为工业微生物的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精准的代谢重构和合成生物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代谢途径中的瓶颈问题,提升微生物的生产效率。此外,该研究还强调了在生物制造中优化碳源利用的重要性,为实现可持续生物制造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的代谢工程策略的开发和应用,微生物细胞工厂有望在生产高附加值化合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Zhiqiang Xiao, Yifei Zhao, Yongtong Wang, et al. Sucrose-driven carbon redox rebalancing eliminates the Crabtree effect and boosts energy metabolism in yeast.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5211. DOI: 10.1038/s41467-025-60578-8.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智”取结核病:石墨烯与太赫兹超材料携手AI打造检测“神器”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