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微测 | 保健食品新功能研究和技术评价

依据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2023年8月28日,《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于2023年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第11次局务会议通过,予以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发展健康产业”“着力发展保健食品”等任务,对深化保健食品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健康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健康产品需求不断升级。总局在广泛征求相关行业、专家意见后,形成了《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从“总则”“新功能研究”“材料接收”“技术评价”“上市后评价”“附则”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鼓励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开展功能创新和产品研发,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是从制度上改革我国以往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评价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消费结构升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用优质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广微测”) 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备案信息系统中登记在案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备案号为:TY03281707,于2020年3月28日完成备案申请公示,并于2022年7月21日完成复核检测资质能力,进行新一轮公示。广微测作为具有热带亚热带区域特色与优势的微生物学专业科研机构,长期从事于热带亚热带特色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及健康等相关基础、应用基础及公益性研究,依托研究所建成了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利菌种保藏机构(国内三家之一)—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国家广州化学品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服务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等。为了充分利用广微测的科研技术和检测技术能力,现面向社会接受保健食品新功能研究和技术评价委托服务。

一、 开发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

2、《保健食品及其原料安全性毒理学、菌种安全性、理化及卫生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

3、《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3年版)》、《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4、《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

二、申请条件

1、进行保健食品注册检验的生产企业或申请单位

2、委托进行保健食品卫生质量检测或保健食品研发的生产企业或相关业务管理部门

3、保健食品原料生产商

4、各科研单位

三、技术材料

1、保健功能研究

(1)样品安全性证明材料

(2)样品配方及配方依据。

(3)有效成分以及相关研究文献。

(4)功能的名称、解释(保健功能名称和解释科学合理、能够被消费者正确理解)、目的(保健功能目的明确,不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作用)、机理、依据和定位(定位包括:1)补充膳食营养物质、2)维持或改善机体健康状况、3)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

(5)相同或类似功能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和有关科学文献依据及其他材料。

2、保健功能验证评价方法开发

(1)新保健功能样品具体资料(安全性、有效成分、人体每日推荐摄入量、产品配方、配方依据、样品标准、是否已上市的普通食品或已注册备案的保健食品等)。

(2)明确新功能的名称、解释(保健功能名称和解释科学合理、能够被消费者正确理解)、目的(保健功能目的明确,不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作用)、机理、依据和定位(定位包括:1)补充膳食营养物质、2)维持或改善机体健康状况、3)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

(3)新功能样品技术资料涉及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时,需标注并说明。

(4)相同或类似功能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和有关科学文献依据及其他材料。

四、开发时限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周期(工作日)
1编写实验方案根据有效成分及文献资料设计动物模型、关键指标验证、方案可行性验证30-50
2方案开展动物模型建立、 喂养、关键指标测定验证45-70
3数据整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10
4实验报告编写/5

五、功能评价方法开发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周期(工作日)
1编写实验方案文献查阅、安全性验证、根据样品机理设计动物模型、关键指标设计、判定标准制定30-50
2方案验证方案动物模型建立、喂养、关键指标数值验证、45-70
3数据整理和检测方法确定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确认最终功能评价方法20
4实验报告及检测方法编写/10

注:功能研究和评价开发因不同功能和不同原料在开发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表中内容仅供参考,表中检验周期具体以受理时与业务人员答复为准。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陈工 17675631909 刘工 13724012098

座机:020-87137537

传真:020-87688131

样品接收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6号楼12层,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食品药品实验室

邮政编码:510003

网址:http://www.gddcm.com/

E-email:chenshu@gdim.cn、liuzj@gddcm.com

交通指引:

地铁路线(地铁6号线黄花岗A出口,左转直走约50米)。

服务说明
此服务由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提供。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是一家集检测、科研及技术服务 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8000多项检测能力,具备出具国际广泛互认检测报告的资质。
立即扫码查看
服务优势
长期专注于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CMA、CNAS 及CMAF资质
2019年进入国家FDA“特殊食品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备 案信息系统”
2023年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权成立微生物食品营 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平台
2024年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成立国家市场监 管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