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塑料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基于单细胞质谱的新型检测与内吞分析
引言:
随着塑料污染的加剧,纳米塑料(NPs)逐渐被发现进入人体内并积累在血液中,尤其是通过饮用水、空气和食物链暴露。尽管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已引起广泛关注,但NPs对免疫细胞的影响以及在体内的分布特性仍不完全清楚。本文利用钯掺杂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S-Pd NPs)作为模型,通过单细胞质谱技术(CyTOF)深入研究了NPs对免疫细胞的毒性和内化效应,揭示了NPs的潜在免疫调节作用和健康风险。
正文:
1. NPs对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不同尺寸的PS-Pd NPs(50-200 nm)进行了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并研究了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作用。实验发现,大尺寸(200 nm)的PS-Pd NPs对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毒性作用,而小尺寸NPs对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与吞噬作用活跃的免疫细胞亚群相关。研究流程(图1)显示了50 ~ 2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 NPs)和金属掺杂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 pd NPs外壳)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全血上的生物学特性。作者通过体外单细胞质量细胞术(CyTOF)评估了NP对多达30种人类血液免疫细胞类型的影响。
图1. 研究工作流程。
2. 细胞功能和免疫激活的变化
通过分析NPs暴露后细胞活性和炎症标记物的变化,研究显示200 nm PS-Pd NPs能够诱导单核细胞中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表明较大尺寸的NPs具有更强的促炎潜力。与未处理组相比,暴露于200 nm NP的T细胞和B细胞中HLA-DR和CD25等激活标记物显著增加,进一步证实了NPs对免疫系统的潜在干扰(图2)。
图2.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在单细胞水平上的细胞活力和功能特征。
如图3a、b所示,血液中暴露于500 μg mL−1的PS-Pd NPs可显著降低单核细胞的细胞活力。如图3c,d所示,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检测到PS-Pd NPs,揭示了它们与所鉴定的所有免疫细胞亚群的相互作用。随后,研究了NP摄取与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因为它们代表了受人类血液暴露于NP影响的主要人群(图3e)。NPs相关性的增加与所有单核细胞亚群中细胞活力的降低有关。有趣的是,只有一小部分死细胞没有与NPs相关,这表明这种关联在它们的毒性作用中起着核心作用。
图3. PS-Pd NPs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活力与摄取的相关性。在21个不同的免疫细胞亚群中,用10-500 μg mL−1 PS-Pd NPs处理人全血24 h或不处理。
3. PBMC中的NPs内化与细胞毒性
PS-Pd NPs在PBMC不同免疫细胞亚群中成功检测到,特别是在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记忆B细胞中显示出高水平内化。钯信号追踪实验揭示NPs的浓度依赖性内化特征,即浓度越高,NPs在各免疫细胞中的分布和累积越显著,证实了NPs在血液中长时间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对细胞存活的负面影响。
总结:
本研究首次利用CyTOF技术从单细胞水平揭示了纳米塑料对免疫系统的多层次影响。结果表明NPs暴露可诱发炎症反应并干扰细胞功能,尤其对吞噬活性高的细胞亚群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为评估纳米塑料的潜在健康风险和环境危害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Fusco, Laura, et al. "Nanoplastics: Immune Impact, Detec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fter Human Blood Exposure by Single-Cell Mass Cytometry." Advanced materials: e2413413.
上一篇:咖啡渣驱动的环保新星:碳基光催化剂原位生成活性氧杀菌
下一篇:氮化钨过氧化物酶模拟活性的氮空位调控用于细菌感染治疗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