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汗抗菌的皮肤贴片:长期穿戴技术中的微生物保护与舒适性新突破
引言:
在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下,长期使用的皮肤贴片面临汗液堆积和细菌滋生的挑战,严重影响信号质量、舒适性和皮肤健康。传统的抗菌方案虽然能抑制细菌,但可能破坏皮肤微生态。本文开发了一种透汗、抗菌且保护微生物群的Janus贴片,具有单向汗液传输功能,能够实现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和安全性,显著提升了健康监测设备的性能。
正文:
1. Janus贴片的设计与抗菌原理
图1a描绘了了一种具有Zn-Al LDH修饰的柔性Janus贴片,在保存表皮微生态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抗菌性能。这种贴片具有液汗渗透性和水蒸气透过性,以及自粘性。它包括疏水的LDH修饰织物,利用静电和范德华力通过纳米刀效应机械地消灭细菌,激光雕刻的带有微孔的医用粘合剂有助于向亲水的LDH一侧单向输送汗液,从而提高粘附稳定性并保护皮肤的微生物群。其结构包括疏水性LDH面料和具有微孔的激光雕刻粘胶层,确保汗液单向传输,防止细菌滋生的同时保持皮肤干爽。同时,该贴片轮廓薄(≈400 μm),弯曲刚度低,即使在前臂弯曲、拉伸、按压、剥离等严格的机械变形下也能保持完整和舒适(图1b)。
图1. LDH修饰得Janus贴片的特性和应用。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商品棉织物(CF)上原位合成Zn-Al LDH,如图2a所示。首先,对棉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通过增加羟基来增强其表面亲水性。随后,多巴胺被原位聚合到棉织物上。聚合前后的棉织物都显示出几乎相同的光滑表面纹理(图2a),这表明多巴胺可以自主形成均匀的聚多巴胺(PDA)膜,该膜紧密粘附在CF表面,而不改变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多巴胺聚合持续促进LDH在棉织物上的生长,而不改变其复杂的经纬结构(图2b-d)。能谱分析(EDS)结果证实了LDH中的Al、Zn和O元素在棉织物上的均匀分布(图2d右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原始织物、PDA修饰织物和LDH修饰织物的化学结构(图2e)。在LDH修饰的CF的FTIR结果中,在1430 cm−1附近有一个强劲的峰,表明碳离子的存在,表明碳酸盐掺入了水滑石层,特别是碳酸盐型锌铝水滑石。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显示,Zn-Al LDH纳米片密集地锚定在棉纤维上,形成带状结构(图2f),其直径为几微米,厚度从10到40 nm不等。
图2. LDH修饰棉织物(CF)的表征。
2. 高效的汗液管理与长效抗菌性
贴片设计确保汗液快速从皮肤传输到检测层,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和传感器的信号质量。其吸收速率超出一般人体流汗速率,并在各种弯曲、拉伸和压缩状态下保持功能完整。采用标准化方案(GB4789.2-94)评估了有和没有LDH修饰的Janus贴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图3a)。虽然在LDH修饰贴片的两侧之间检测到抗菌活性的微小差异,但在CF一侧观察到细菌菌落的显着减少。重要的是,与未修饰的贴片相比,LDH修饰的贴片显示出显著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超过9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超过99.5%,从而证实了其广谱抗菌能力(图3b)。为了进一步研究抗菌作用是否涉及离子释放过程,我们在生理盐水中进行了抑菌带试验(图3c)。值得注意的是,ldh修饰的样品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没有显示出抑制区,表明它们不是通过离子释放来使细菌失活,这在pH≈6.5的模拟汗液中也得到了验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LDH修饰贴片的抗菌机制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间存在显著的形态差异,这是它们与LDH纳米片直接界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图3d)。特别是,居住在棉织物上的大肠杆菌细胞保持光滑、完整的外观,而直接接触LDH纳米粒子的大肠杆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皱褶和扭曲,表明细胞膜受损。这种现象是由于带负电荷的细菌膜(富含羧基、磷酸盐和氨基)与带正电荷的LDH纳米片表面之间的库仑力引起的,zeta电位分析证实了这一点(图3e)。为了进一步了解Zn3Al-LDH对细菌外膜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水分子、磷脂双分子层(POPG:POPE = 1:2,模拟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和Zn3Al-LDH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图3f)。发现揭示了带正电荷的Zn3Al-LDH通过吸引带负电荷的POPG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形,突出了其由库仑力介导的强大的机械影响。此外,独特的Janus结构,以其单向液体传输特性为特征,确保引入LDH侧的细菌溶液被迫与纳米片直接接触,进一步增强其抗菌功效。
图3. LDH改性贴片的抗菌性能及其作用机制。
3. 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在志愿者测试中,贴片展示出显著的抗菌效果,尤其在多汗的条件下保持皮肤干燥并抑制细菌增殖。与传统贴片相比,LDH修饰的Janus贴片在长时间佩戴下有效减少了细菌堆积,确保汗液监测的准确性,并提供更高的皮肤舒适度(图4)。
图4. LDH改性Janus贴片在人体试验中的原位抗菌评价。
总结:
本文开发的透汗抗菌Janus贴片为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的皮肤接口,有望应用于长时间健康监控和动态生物标志物分析等领域。其在保护皮肤微生态的同时提升了抗菌效果,为可穿戴设备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Wu, Yujiao, et al. "Sweat‐Permeable, Microbiota‐Preserving, Mechanically Antibacterial Patch for Long‐Term Interfacing with Perspiring Ski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4): 2416129.
上一篇:基于细菌-病毒相互作用的废水中诺如病毒去除新策略
下一篇:快速检测生物分子:基于毛细管磁分离和激光诱导荧光的新方法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