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几丁质亲和力和RPA-CRISPR-Cas12a检测白色念珠菌的亲和分子测定

使用几丁质亲和力和RPA-CRISPR-Cas12a检测白色念珠菌的亲和分子测定

原创
来源:占英
2025-01-24 14:32:21
621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基于几丁质亲和磁分离(AMS)结合RPA-CRISPR/Cas12a一锅检测系统对于促进白色念珠菌快速、准确和即时的诊断至关重要。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数量显著增加,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健康问题。真菌已成为全球数十亿感染的病原体,每年造成约150万人死亡。IFIs的增加与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治疗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主要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隐球菌等。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真菌疫苗,治疗选择主要限于唑类、棘白菌素和多烯类药物,过度使用抗真菌药物增加了耐药性风险。传统诊断方法存在特异性不足的问题,而分子技术如PCR和MALDI-TOF MS虽然有效,但在临床应用中面临设备要求高、操作复杂等限制。相比之下,环介导扩增(LAMP)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等新技术因其在恒温下进行核酸扩增的优势,更适合现场诊断。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通过几丁质亲和磁分离(AMS)结合RPA-CRISPR/Cas12a一锅检测系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的亲和分子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利用几丁质AMS技术结合RPA-CRISPR/Cas12a一锅检测系统构建亲和分子平台的工作流程。首先,针对真菌细胞壁的独特成分甲壳素进行捕获,采用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P)与几丁质相互作用。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评估CBP与几丁质的亲和力后,将亲和力最高的CBP与羧基磁珠结合形成珠-CBP复合物。接下来,在25°C下孵育30分钟,从临床样本(如血液和肺泡灌洗液)中捕获真菌细胞,并用磁力分离器去除杂质。随后,裂解真菌细胞并提取基因组DNA,优化样品制备方案以提高效率。使用白色念珠菌特异性引物通过RPA扩增目标序列,整个样品到结果的周转时间在2.5小时以内,其中包括动手时间、RPA反应及珠状捕获和孵育时间。

image.png

图1. a真菌细胞壁的结构。b甲壳素的化学结构。c甲壳素与CBP的静电电位表面图。d羧基磁珠与CBP的耦合。e亲和分子法检测真菌流程图:(1)mb -蛋白复合物捕获真菌:将配合物加入样品中,孵育30min,捕获真菌细胞。(2)将捕获的真菌用裂解缓冲液在55℃裂解5 min,然后在室温(RT)下用硅羟基磁珠孵育10 min,提取基因组DNA。(3)核酸检测采用单锅检测系统或qPCR法。样品到结果的周转时间在2.5 h以内,包括30-50分钟(与样品数量相关)的动手时间,40分钟的RPA-CRISPR/Cas12a反应,50分钟的珠状捕获和孵育。

2. 结果与讨论

CBP的纯化及与几丁质的结合亲和力鉴定

研究团队从蛋白结构数据库筛选出适合的CBP蛋白,并通过罕见密码子分析和密码子优化合成了多个质粒,以实现高效表达和纯化。使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后,通过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了七种高纯度可溶性CBP。随后,研究人员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评估了这些纯化CBP与几丁质的结合亲和力,发现它们具有中等亲和力,其中PfCBP-A的结合亲和力最高,平衡常数KD为2.11±1.37 μM,显著优于其他CBP。这一研究为开发基于几丁质的真菌检测提供了重要基础,展示了CBP在真菌细胞捕获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image.png

图2. a白色念珠菌的检测原理是基于几丁质与CBP的相互作用。b蛋白纯化和亲和验证流程图。c SDS-PAGE(12.5%)显示几丁质结合蛋白的诱导表达谱和纯化阶段。标记:分子质量标记;细胞裂解:超声诱导细胞裂解;上清:诱导细胞裂解液在13,000×g离心30 min,收集上清;并流过:除了带有his-tag的靶蛋白与Ni2+-NTA柱结合外,其他物质和杂蛋白均直接流过该柱。Wash1-Wash3:分别用含50 mmol/L咪唑、65 mmol/L咪唑、80 mmol/L咪唑的洗涤缓冲液50 mL洗涤柱。洗脱:从Ni2+-NTA柱上洗脱目标蛋白。d 7个纯化的可溶性CBP。e几丁质与亲和蛋白结合的模型。f、g ITC分析测定几丁质与CBP (PfCBP-A和PfCBP-B)的结合亲和力。

AMS检测方法的应用与优化

研究人员探讨了七种候选蛋白(ChBD2、ChBD3、EfCBP-1、PfCBP-A、PfCBP-B、BcCBP-1和ScCBP-1)与几丁质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研究中将这些蛋白与羧基磁珠偶联,发现大分子蛋白在饱和磁珠方面表现优于小分子蛋白,因此选择了分子量最高的PfCBP-A进行进一步测试。通过粒度分析和BCA法测定结合效率,结果显示MB-PfCBP-A复合物在562 nm处的吸收强度更高,证实了其成功偶联。在捕获白色念珠菌细胞的实验中,所有七种复合物均能有效捕获真菌细胞,但MB-PfCBP-A和MB-PfCBP-B的基因组DN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复合物,表明PfCBP-A是首选候选物。为了验证其特异性,研究还测试了40株真菌和10株细菌,结果显示MB-PfCBP-A对真菌细胞壁上的几丁质具有特殊亲和力,能够有效捕获目标真菌,而对缺乏几丁质的细菌则无反应。

image.png

图3. a结合后mb -蛋白复合物的蛋白浓度使用BCA测定法进行评估。b羧基磁珠(MB)和MB-蛋白复合物(MB- pfcbp - a)粒度分析。c检测饱和所需蛋白1mg磁珠。预偶联蛋白PfCBP-A、MB-PfCBP-A复合物及相应的上清液采用12.5% SDS-PAGE,考马斯蓝染色。d 7种CBPs分别以不饱和剂量与羧基磁珠偶联。e MB-protein-C提取的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浓度。白念珠配合物使用硅羟基磁珠。f用qPCR法验证DNA浓度和纯化。

白色念珠菌一锅检测平台的建立

在对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比较后,研究团队选择了其CHS1基因作为目标,并设计了特异性RPA引物F7和R7。经过优化,最终确定这对引物能够有效扩增136 bp的目标序列。高通量测序显示了扩增产物的突变率和分布。研究还将RPA与CRISPR/Cas12a结合,形成一锅视觉检测系统,以简化分析过程并降低气溶胶污染风险。为了评估该系统的灵敏度,与qPCR法进行比较时,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的稀释范围为3.8 × 10−1到3.8 × 10-6 copies/µL。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限相同,均为3.8拷贝/µL,而单锅检测系统的灵敏度比qPCR高约100倍。特异性测试表明,只有白色念珠菌DNA产生了明显的荧光信号,而其他病原体的DNA则未显示阳性反应。

image.png

图4. a本实验中白色念珠菌CHS1基因的靶序列及RPA引物和crRNA的位置。b RPA-CRISPR/Cas12a一锅视觉检测系统方案。c, e用10倍连续稀释的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验证单锅检测系统的灵敏度。d, f白念珠菌基因组DNA单锅检测系统的特异性。c, d不同浓度靶标的实时荧光强度变化。e, f蓝光下直接可视化荧光信号检测。g, h利用qPCR检测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血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色念珠菌亲和分子检测平台

通过模拟阳性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样本,评估了AMS方法在临床样本中检测白色念珠菌的可行性。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非目标物质,模拟血液样本采用两步流程,从全血和分离血浆中捕获白色念珠菌。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下,全血样本与血浆样本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全血样本进行后续实验。特异性研究表明,使用不同干扰因素时,AMS反应与空白对照相似,证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识别白色念珠菌。进一步的灵敏度评估显示,随着白色念珠菌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与浓度呈线性关系。与qPCR相比,AMS方法在灵敏度上表现更优,且在检测临床样本时具有93.93%的敏感性和100%的特异性。此外,亲和分子分析法在80个模拟阳性临床样本和40个阴性样本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低浓度样品中表现出明显优势。最后,通过SDA平板培养技术评估MB-PfCBP-A复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捕获效率,结果表明捕获后的真菌细胞仍能存活。

image.png

图5. a AMS技术检测模拟白色念珠菌阳性血液样本的性能:20份血浆样本(蓝色)和20份全血样本(红色)。b . AMS-qPCR检测的抗干扰能力。模拟临床样本(血液和BAL)作为空白组,干扰光秃梭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梭菌的基因组DNA。c分别从血液和BAL样品中检测白色念珠菌的亲和分子分析法的LOD。在蓝光下用肉眼直接观察荧光。NC:表示无底物的反应。d-f线性回归分析。g不同浓度白色念珠菌对血液和BAL样品进行真菌荧光染色,显示富含几丁质细胞壁的荧光钙。h-i亲和分子检测用于模拟临床样品和临床样品。h模拟样本。i临床样本。j临床样本检验的ROC曲线分析。

小鼠弥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亲和分子检测平台的可行性

为评估抗真菌治疗的反应性,向45只雌性BALB/c小鼠静脉注射了3×105 CFU的白色念珠菌,并在感染后5小时开始对小鼠进行氟康唑治疗。结果显示,氟康唑组与对照组在肾脏真菌负荷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小鼠模型的成功建立和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使用亲和分子法检测小鼠全血,发现PBS处理组在不同时间点荧光信号较亮,而氟康唑治疗组的荧光信号逐渐减弱,治疗7天后有样本未检测到荧光信号。与qPCR检测结果一致,未被MB-PfCBP-A复合物捕获的样本与捕获样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学评估显示,氟康唑组小鼠肾脏组织的炎症浸润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抗真菌治疗后白色念珠菌数量减少。

image.png

图6. 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感染小鼠并给药(PBS单独对照组)、感染小鼠并给药氟康唑(治疗组)。a BALB/c小鼠实验示意图。b PBS和氟康唑治疗侵袭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肾脏真菌负荷(蓝色为PBS对照组,红色为氟康唑治疗组)。c、d亲和分子法检测小鼠全血:c荧光监测仪读出的一锅检测系统荧光强度(蓝色为PBS对照组,红色为氟康唑治疗组,绿色为阴性对照结果)。d蓝光下荧光信号的视觉检测。e肾切片组织学分析。

3. 总结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通过几丁质亲和磁分离(AMS)结合RPA-CRISPR/Cas12a一锅检测系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的亲和分子分析方法。该过程是通过制备几丁质结合蛋白(CBP)蛋白并评估其与几丁质的结合亲和力来启动的。随后,用CBP包覆磁珠有效捕获样品中的真菌细胞。然后使用硅羟基磁珠提取真菌基因组DNA,然后通过RPA-CRISPR/Cas12a系统快速扩增和一锅检测。整个操作过程可在150 min内完成,对30 CFU/mL浓度的白色念珠菌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该平台有望为真菌感染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快速、准确和即时的诊断。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6440

  • 上一篇:金纳米颗粒与噬菌体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例
  • 下一篇:二维薄膜状磁性 SERS 标签具有增强的捕获和检测能力,可用于多种细菌的免疫色谱诊断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