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样本和活细胞中氰化物分析的化学发光探针
氰离子(CN⁻)剧毒,能抑制细胞呼吸,导致ATP生成受阻,极低浓度下即可中毒。血液中氰化物浓度超20 μM即有毒,WHO建议饮用水中氰化物浓度不超50 μg/L。尽管其毒性大,但因广泛应用于工业且存在于多种植物和水果种子中,开发快速有效的氰化物检测方法意义重大。目前检测方法多样,荧光探针法因其高灵敏度和易用性受关注,但存在依赖外部光源,存在穿透深度有限、光漂白和背景荧光干扰等问题。
朱勍团队开发的化学发光探针LCN-2能灵敏、特异地检测水溶液和食品中的氰离子(CN⁻),检测限294 nM,低于WHO标准(1.9 μM)。其在食品检测中准确性高,还能成像活细胞中的CN⁻,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为环境和医学检测提供高效工具。
1、研究方法及结果A.LCN-2的设计与合成
图 1 化学发光探针 LCN-2 的合成过程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应的化学发光探针LCN-2,用于检测氰化物。探针LCN-2的合成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L-8与噻吩-2-羧酸在50°C下反应生成LCN。随后,通过亚甲蓝作为敏化剂,利用单线态氧催化的环加成反应生成LCN-2。所有中间体和探针的表征均通过核磁共振(NMR)和高分辨率质谱(HRMS)完成。
图 2 LCN-2用于CN⁻检测的原理
如图2所示,化学发光探针LCN-2采用1,2-二氧杂环丁烷作为化学发光核心,2-噻吩甲酰基酯作为反应基团。当加入氰化物时,2-噻吩甲酰基团的消除会形成一个不稳定的高能中间体——[LCN-2]*。这个中间体通过化学引发的电子交换发光(CIEEL)途径分解,产生强烈的发光。
B.LCN-2对氰化物的光谱响应
图 3 探针LCN-2的化学发光特性及其与氰化物(CN⁻)反应特性
研究团队在获得LCN-2后评估了其光物理性质和对CN⁻的反应性。实验表明,在加入CN⁻后,探针在550 nm处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图3a),20分钟内达到峰值,60分钟内逐渐减弱(图3b)。HPLC分析显示,LCN-2与CN⁻反应后逐渐分解(图3c)。此外,研究发现LCN-2对不同浓度CN⁻的响应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94 nM,灵敏度高于其他荧光探针。并且LCN-2响应迅速,5分钟内信号与噪声比达10,鉴于化学发光如无需外部光源、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背景噪声的优势,LCN-2特别适合应用于食品样本检测。
C.探针LCN-2的选择性评估
为了验证探针LCN-2在生理条件下的适用性,该团队评估了其对生物系统中常见的各种分析物的选择性。将LCN-2暴露于一系列生物相关物中,在PBS缓冲液(20 mM,pH 7.4)中,将LCN-2对20 μM CN⁻的发光响应与其他分析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只有在CN⁻存在时,LCN-2才表现出显著的化学发光信号,而在暴露于其他生物相关干扰物质时,20分钟内几乎没有发光。这些结果表明LCN-2对CN⁻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适合在生物环境中使用。
D.探针LCN-2的光稳定性和pH响应
图 4 化学发光探针LCN-2的光稳定性和pH响应特性
如图4a所示,在长时间紫外光照射后,该探针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其含量保持在初始值的85%以上。如图4b显示,LCN-2在pH 7到9的范围内表现出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表明该探针在生理环境中表现最佳。良好的紫外光下的光稳定性和在生理pH范围内的有效性能,使其非常适合用于生物成像和活体内的氰化物检测。
2、探针LCN-2的氰化物检测应用
A.食品样本中的氰化物检测
该团队用LCN-2检测了苹果种子、杏仁、苹果果肉、木薯和利马豆等食品样本中的CN⁻。将2.5 g样本捣碎后置于50 mL 10 mM NaOH溶液中搅拌过夜,过滤并调pH至7.4后加入5 μM的LCN-2,20分钟内观察到显著的化学发光增强。测得样本中CN⁻浓度为8.2到42.4 μM。通过AgNO₃滴定法验证,苹果种子中CN⁻浓度为26.3 μM,与探针测定值25.9 μM接近,证明了探针的准确性。进一步实验显示,加入不同浓度CN⁻后,回收率为98.1%到99.5%,表明LCN-2可靠且适用于食品样本中氰化物浓度的检测,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B.活细胞中氰化物的检测
图 5 探针LCN-2在HeLa细胞中的化学发光成像和相关实验结果
在进行化学发光成像之前,作者使用MTT实验确定了探针的毒性。经过24小时的处理,当LCN-2浓度低于50 μM时,细胞存活率保持在90%以上,表明LCN-2具有低毒性。此外,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化学发光成像。HeLa细胞与10 μM LCN-2孵育30分钟后,用0或25 μM CN⁻处理。CN⁻存在时,细胞发出明显光信号(图5a),该信号可被羟钴胺猝灭(图5b),表明CN⁻触发发光。发光强度随时间增加,40分钟达峰值,且随CN⁻浓度升高而增强,比空白组高11倍(图5c)。这表明LCN-2能有效检测活细胞中的CN⁻。
3、创新点
A.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化学发光探针LCN-2,专门用于检测氰离子(CN⁻)。
B. LCN-2检测限低至294 nM,低于WHO标准1.9 μM,可在极低浓度下检测氰化物。
C. LCN-2仅对CN⁻有显著化学发光响应,对其他常见离子和化合物无明显反应。
D. LCN-2可用于活细胞(如HeLa细胞)中CN⁻的成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像效果。
E. LCN-2在紫外光下稳定,且在生理pH范围(pH 7-9)内表现良好,适合生物成像和氰化物检测。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fca.2024.107077
上一篇:纤维素@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气凝胶:用于四环素的荧光检测与高效去除
下一篇:FA1靶向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血红素检测、细胞成像及药物递送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