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WNC与MOF双修饰:石墨烯电极检测多菌灵
单原子WNC与MOF双修饰:石墨烯电极检测多菌灵
农药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其中多菌灵作为一种活性systemicbroad-spectrum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全球多地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防治。然而,其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多菌灵具有生殖毒性和潜在致癌性,且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容易在食物链中积累。尽管色谱和光谱技术可用于检测多菌灵残留,但电化学分析法因其快速响应、高灵敏度、简便操作和便携性而更具优势。传统的电化学传感器存在集成性差、成本高、制备复杂等问题。
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片的柔性电极阵列,通过简单的模板辅助过滤法制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引入W-N-C单原子催化剂和Cu3(HHTP)2MOF,利用其高电催化活性和多孔结构,显著提升了电极对多菌灵的检测性能。
图1. 导电GNPFE的过滤制备
研究内容
图2. W-N-C/Cu MOF/GNPFE的制备与表征
图3..W-N-C的XPS光谱及拉曼光谱
图4.Cu MOF的表征
制备与表征:研究者们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高导电性的石墨烯纳米片,并利用聚氯乙烯(PVC)胶带和聚偏氟乙烯(PVDF)膜作为模板,通过真空过滤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柔性电极阵列(GNPFE)。随后,通过高温煅烧WCl5掺杂的UiO-66-NH2前驱体制备了W-N-C单原子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确认了W原子在N掺杂碳基质上的原子级分散以及CuMOF的多孔结构。
图5.CBZ的电化学检测
选择性与抗干扰能力:对常见的潜在干扰物质如硝酸盐、碳酸盐、金属离子、有机酸和农药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这些物质浓度远高于多菌灵时,对多菌灵的检测影响也较小,显示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实际样本检测:研究者们还利用该电极检测了市售蔬菜样本中的多菌灵含量,包括番茄、黄瓜、甘蓝和茄子。结果显示在番茄样本中检测到0.2676μM的多菌灵,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MS/MS)的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仅为1.6%,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在97.2%–102%之间。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单原子W催化剂和Cu₃(HHTP)₂MOF修饰的石墨烯纳米片柔性电极阵列,用于蔬菜中多菌灵的快速检测。该电极具有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和低检测限,能够在复杂样本中准确检测多菌灵,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这种便携式、快速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有望在实际食品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0338
上一篇:昆虫嗅觉生物电子传感系统:肺癌早期检测的创新突破
下一篇:金纳米簇与介孔硅颗粒协同增强有机磷农药荧光检测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