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酶增强型PfAgo生物传感器:实现食品中沙门氏菌的超灵敏可视化检测
纳米酶增强型PfAgo生物传感器:实现食品中沙门氏菌的超灵敏可视化检测
研究背景
食源性病原体是全球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其中,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数万人死亡。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平板培养、ELISA和PCR等,虽然各有优势,但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成本高、依赖专业设备等局限性。
近年来,Argonaute蛋白(Agos) 因其具有程序化的核酸识别与切割能力、单碱基分辨率和无需PAM序列等优势,成为新兴的分子诊断工具。尤其是来自超嗜热古菌的 PfAgo,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和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于构建高特异性生物传感器。
然而,现有的PfAgo传感器多依赖荧光信号输出,存在背景干扰大、设备依赖性强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无需复杂仪器、可实现可视化读出的PfAgo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研究原理
研究设计的 AgoZyme biosensor 融合了以下三个核心模块:
a. PfAgo系统:
使用三条5'磷酸化引导DNA(gDNA)识别目标DNA(invA基因扩增产物);PfAgo激活后对 linker ssDNA 进行特异性切割。
b. 磁性捕获探针与纳米酶信号探针:
- 捕获探针: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MBs)连接生物素化ssDNA;
- 信号探针:Hemin@ZIF90纳米酶表面修饰ssDNA,具备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c. “夹心式”检测结构与信号输出:
- 若目标存在 → PfAgo切割linker → 无法形成“MB–linker–纳米酶”复合物 → 纳米酶留在上清液中 → 催化TMB–H₂O₂显色(蓝色);
- 若目标不存在 → linker完整 → 纳米酶被磁珠捕获 → 上清液中无纳米酶 → 无显色反应。
图1: AgoZyme生物传感器原理图
研究结果
a. Hemin@ZIF90纳米酶的合成与表征
- 通过Zn²⁺与2ICA配位自组装,将hemin封装于ZIF90孔道中;
- SEM/TEM显示其为约200 nm的十二面体结构;
- UVvis、XRD、FTIR、XPS等证实hemin成功嵌入ZIF90框架中。
图2: Hemin@ZIF90的合成与表征
b. Hemin@ZIF90的类酶活性与稳定性
- 表现出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TMB显色;
- Km值为0.635 mM,与天然HRP相当,Vmax更高;
- 在90°C高温下仍保持83%活性,室温储存30天后活性保留91%,远优于HRP。
图3: Hemin@ZIF90的催化性能与稳定性
c. AgoZyme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验证
通过凝胶电泳、荧光信号等多方法验证了PfAgo切割活性、探针连接有效性;在最优条件下,检测限达1 CFU/mL,线性范围达10¹–10⁸ CFU/mL;并且对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无交叉反应,表现出高特异性。
图4: 灵敏度与选择性分析
d. 实际样品检测验证
在牛奶、鸡肉、鸡蛋、饮用水等真实样品中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6%–119%之间,变异系数(CV)低于10%;与qPCR方法结果一致,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总结及展望
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将MOF纳米酶与PfAgo技术相结合的创新病原体检测平台。通过整合具有优异POD样活性的Hemin@ZIF-90和具有优异性识别和切割能力的PfAgo,该AgoZyme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该生物传感器具有1- 108 CFU/mL的宽线性范围,并且LOD低至1 CFU/mL。此外,所提出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回收率令人满意的食品样品(86 %–119 %)。通过替代靶点识别序列和ssDNA连接子序列,所提出的AgoZyme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不同病原体的通用检测。本研究不仅克服了PfAgo系统对荧光信号读出方法的依赖性,而且为基于PfAgo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其他食品病原体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见解。
原文链接: 10.1016/j.foodchem.2025.145952
上一篇:临床曲霉菌“现形”:AI图像识别自动识别获验证
下一篇:纤维素纳米晶体修饰纸基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沙门氏菌 无标记检测中的应用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