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链式反应:AFB1的超灵敏“电侦探”
纳米复合+链式反应:AFB1的超灵敏“电侦探”
谷物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易受霉菌毒素污染,其中AFB1是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毒性是氰化物的10倍、砷的68倍,可导致抑郁、肝毒性、癌症甚至死亡。各国对食品中AFB1含量设定了严格限值,如欧盟规定谷物中AFB1最大限值为2µg/kg,中国根据食品类别设定0.5–20µg/kg的允许残留范围。传统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MS)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虽有一定准确性,但存在设备昂贵、需专业操作、前处理复杂、灵敏度低等局限。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因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受到关注,本文结合AuNPs/Co-MOF复合材料和杂交链式反应(HCR)无酶放大策略,构建高性能传感器以满足AFB1检测需求。
研究内容
图1.Au@PtNPs的表征
通过透射电镜(TEM)等多种手段表征Au@PtNPs,其为均匀核壳结构,平均直径约16.83nm,PtNPs平均尺寸5.51nm,晶格条纹清晰。能谱(EDS)和元素mapping证实Au和Pt元素共存且分布均匀。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Pt4f、Au4f特征峰及表面官能团,X射线衍射(XRD)出现Au和Pt的特征衍射峰,红外(FT-IR)和紫外(UV–Vis)光谱也验证了THi与Au@PtNPs的成功结合,表明Au@PtNPs合成成功。
图2.AuNPs/Co-MOF的表征
TEM显示Co-MOF为菱形十二面体,尺寸100–200nm,AuNPs/Co-MOF表面粗糙,边缘增厚,AuNPs平均直径约4.686nm。EDS和元素mapping证实AuNPs均匀负载于Co-MOF表面。FT-IR显示特征峰变化,表明AuNPs与Co-MOF成功结合。UV–Vis、XPS和XRD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uNPs/Co-MOF的合成,其保留了Co-MOF的晶体结构且导电性良好。
方案1.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AFB1的原理
传感器制备过程为:电极修饰AuNPs/Co-MOF,固定HP1并封闭非特异性位点;磁珠负载适配体(APT)与互补链(S-DNA)结合。当AFB1存在时,与APT特异性结合使S-DNA释放,S-DNA作为引发链打开电极上的HP1,触发THi/Au@PtNPs标记的HP2和HP3发生HCR,形成长链DNA,使电极表面信号标签增多,通过方波伏安法(SWV)检测THi信号实现AFB1定量。
图3.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表征
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传感器构建过程:AuNPs/Co-MOF修饰后电极电子传递阻力降低,峰电流增大;固定HP1和封闭后阻抗增加、电流减小;HCR反应后阻抗进一步增大、电流降低。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HCR成功发生,表明传感器构建成功。
图5.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AFB1的原理验证
SWV测试显示,无AFB1时电流低(2.6μA),加入10ng/mL和50ng/mLAFB1后,电流分别增至7.56μA和10.34μA,因AFB1促使S-DNA释放引发HCR,信号增强。对比实验表明,AuNPs/Co-MOF修饰电极信号比未修饰高35.97%–48.35%,Au@PtNPs比AuNPs信号高55.56%–62.58%,验证了材料的增强作用。
图7.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在优化条件下,AFB1浓度0.001–500ng/mL范围内,电流与lgCAFB1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1.585lgCAFB1+7.513,检测限1.2×10⁻²pg/mL,定量限4.0×10⁻²pg/mL。特异性实验中,干扰物信号与空白接近,混合样中AFB1信号稳定;传感器储存15天信号稳定,6个传感器RSD1.3%,同一电极6次测量RSD0.9%,表明其特异性、稳定性、重现性和重复性良好。
本研究构建了以AuNPs/Co-MOF为电极修饰材料、THi/Au@PtNPs为信号标签、HCR为无酶放大策略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AFB1检测。AuNPs/Co-MOF的大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提升灵敏度,Au@PtNPs增强THi负载与催化以放大信号,HCR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传感器特异性、稳定性、重现性和重复性良好,检测限低至1.2×10⁻²pg/mL,实际样品检测回收率理想,与HPLC结果一致。虽存在检测时间长、制备复杂等问题,但为食品中AFB1检测提供了新方法,未来将探索便携式检测以实现商业化。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3596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基于纳米抗体的双模传感平台,用于高灵敏度检测黄曲霉毒素B1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