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六价铬毒性的快速检测新方法:基于生物反应器与非分散红外CO₂传感器的创新技术

水中六价铬毒性的快速检测新方法:基于生物反应器与非分散红外CO₂传感器的创新技术

原创
来源:曹璐璐
2025-09-26 11:27:10
18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它结合了非分散红外(NDIR)CO₂传感器,实现了对水中六价铬毒性的快速、灵敏检测。

引言

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六价铬(Cr(VI))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染物,因其高毒性而备受关注。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有效,但在灵敏度和实时性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它结合了非分散红外(NDIRCO₂传感器,实现了对水中六价铬毒性的快速、灵敏检测。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正文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加剧,如何高效、准确地监测水中有害物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六价铬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度的毒性和致癌性,广泛存在于电镀、制革、化工等行业废水中。传统检测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虽然精度高,但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集成了NDIR CO₂传感器的生物反应器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微生物生长阶段并检测六价铬毒性。该系统的原理基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₂浓度变化。具体来说,通过在线监测微生物生成的CO₂,可以实时了解其生长状态和代谢活动,从而评估六价铬对其的抑制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准备

所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MerckHiMedia公司。实验中使用的菌株ICTTOX1是从胡志明市食品公司污水处理厂采集的废水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经MALDI-TOF质谱仪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此外,还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以确认其分类地位。

2. 生长阶段与毒性检测

为了确定菌株ICTTOX1对六价铬的敏感性,研究人员通过实时监测CO₂生成量,绘制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在对数早期(early-log phase),菌株表现出最高的敏感性,此时其保护机制尚未完全激活。实验还设置了平行的有毒和空白对照组,以提高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和可靠性。

四、结果与讨论

1. 菌株ICTTOX1的鉴定

通过对菌株ICTTOX1的形态学观察、MALDI-TOF质谱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最终确认其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对数早期对六价铬最为敏感,其半抑制浓度(IC₅₀)仅为0.16 mg/L,远低于其他已报道的方法。

2. 生长阶段对毒性敏感性的影响

不同生长阶段的菌株对六价铬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对数早期的菌株由于代谢活跃但保护机制未完全建立,因此对六价铬的抑制作用更为敏感。而在稳定期和衰亡期,菌株的代谢活动减弱,抗逆性增强,导致其对六价铬的敏感性降低。

3. 存储稳定性与重复性

实验结果显示,对数早期的菌株ICTTOX14℃条件下存储24小时内仍能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超过48小时后敏感性逐渐下降。此外,通过多次重复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变异系数(CV)最大为12%,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于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生物反应器与NDIR CO₂传感器的六价铬毒性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水中六价铬的含量。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探索其在其他重金属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潜力,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

Fig. 1. A)用于生长阶段观察和毒性测定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表示;(B)用于监测不同生长阶段(I:延迟期,II:早期对数期,III:中期对数期,IV:后期对数期,V:死亡期)的 CO₂ 曲线;以及(C)用于毒性测定的 CO₂ 曲线和积分面积。

Fig. 2. A)菌株 ICTTOX1 培养过程中 CO₂ 生成量和 OD600 值的变化;(B)在空白反应器中,在五个 CO₂ 积累和冲洗循环期间,根据 CO₂ 生成速率测量的来自不同生长阶段的菌株 ICTTOX1 悬浮液的呼吸速率的变化。

  • 上一篇:金簇发“荧光密语”:微波+酪蛋白,解码食品酶活性
  • 下一篇:创新策略助力农药检测:基于各向同性收缩的等离子纳米颗粒水凝胶SERS传感器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