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检测新招:DNA水凝胶CRISPR智擒诺如病毒
三合一检测新招:DNA水凝胶CRISPR智擒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高度传染性的胃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引发急性胃肠炎,导致腹泻等症状,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全球范围内频发疫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挑战。作为RNA病毒,其易变异特性降低了疫苗效力,因此快速精准检测对防控其传播至关重要。
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局限:RT-PCR虽灵敏准确,但依赖专业设备和复杂操作;ELISA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样品制备要求高;病毒培养耗时且需专业技能。CRISPR-Cas技术在核酸检测中潜力巨大,结合荧光等技术应用广泛。纳米材料因独特理化性质助力生物分析发展,DNA水凝胶在生物传感中前景良好,但多数传感器为单一模式,影响定量准确性。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多模式传感系统,实现诺如病毒高灵敏准确检测。
研究内容
图1.基于DNA水凝胶打捞策略的三合一平台示意图。
该平台包含三部分:GCSNAs探针合成、含GCSNAs的DNA水凝胶制备、靶标引发的凝胶降解与探针释放。GCSNAs通过Au-PolyA亲和作用制备,含AuNPs核心、内部纳米间隙(嵌入PATP作为拉曼报告分子)及表面ssDNA-FAM,具备三重信号。DNA水凝胶由两种部分互补的环状DNA经RCA生成的长链DNA杂交纠缠形成,嵌入GCSNAs呈酒红色。当诺如病毒存在时,其RNA经RT-RPA扩增为dsDNA,激活CRISPR-Cas12a的ssDNA切割活性,降解水凝胶释放GCSNAs,实现荧光、比色、拉曼三重检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图2.三合一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通过分步反应制备GCSNAs,溶液颜色从酒红变为深红。TEM显示AuNPs粒径14nm,GCSNAs粒径42nm,分散均匀且含内部纳米间隙。UV吸收峰从AuNPs的521nm依次红移至SNA的527nm、GCNP的542nm、GCSNAs的549nm,DLS显示粒径从24nm增至78nm,均证明颗粒尺寸随反应增大。Zeta电位表明GCSNAs在高盐溶液中仍稳定。拉曼光谱在1074cm⁻¹处出现PATP特征峰,COMSOL模拟显示Au核壳结构间隙电场强度是AuNPs的1.7倍,增强拉曼信号,证实GCSNAs制备成功且性能优异。
图3.表面等离子体模拟。
通过分步反应制备GCSNAs,溶液颜色从酒红变为深红。TEM显示AuNPs粒径14nm,GCSNAs粒径42nm,分散均匀且含内部纳米间隙。UV吸收峰从AuNPs的521nm依次红移至SNA的527nm、GCNP的542nm、GCSNAs的549nm,DLS显示粒径从24nm增至78nm,均证明颗粒尺寸随反应增大。Zeta电位表明GCSNAs在高盐溶液中仍稳定。拉曼光谱在1074cm⁻¹处出现PATP特征峰,COMSOL模拟显示Au核壳结构间隙电场强度是AuNPs的1.7倍,增强拉曼信号,证实GCSNAs制备成功且性能优异。
图4.纯DNA水凝胶和DNA水凝胶/GCSNA复合物的表征。
两种环状DNA经RCA生成的长链DNA杂交纠缠形成纯DNA水凝胶,嵌入GCSNAs后呈红色,证实水凝胶对GCSNAs的捕获能力。环境SEM显示复合水凝胶表面因颗粒存在更粗糙;干燥SEM显示两者均为花状微结构,但复合组单元尺寸更大;冷冻干燥SEM表明均形成3D网络结构,复合组细胞更大、腔壁更厚、孔隙中细丝更多,可能与GCSNAs在RCA过程中产生的张力有关。拉曼光谱证实复合水凝胶含GCSNAs的特征峰,且平台在4℃储存时信号稳定,表明其结构稳定。
图5.检测曲线
优化RT-RPA条件及GCNP合成用金分子生长液体积(80μL最优)。荧光模式下,FAM荧光强度随诺如病毒RNA浓度升高而增强,在0.01–1000pM范围内与浓度对数呈线性(R²=0.9966),检测限0.5fM。比色模式通过智能手机“ColourGrab”分析,R/RGB比值在0.001–100pM范围内与浓度对数线性相关(R²=0.99607),检测限83aM。SERS模式中1074cm⁻¹处峰强在0.001–1000pM范围内与浓度对数线性相关(R²=0.9891),检测限0.16fM。三种模式中比色法检测限最低,SERS法线性范围最宽,整体灵敏度优于多数现有方法。
图6.特异性试验
特异性实验中,非特异性随机RNA的信号强度远低于诺如病毒特异性序列,混合样品信号与同浓度靶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平台特异性良好。对草莓和牡蛎样品加标检测,荧光法回收率91.81-117.17%,RSD1.33-5.93%;比色法回收率96.60-101.21%,RSD0.49-4.97%;SERS法回收率93.72-107.08%,RSD1.31-5.23%,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与其他等温扩增方法相比,RT-RPA的39℃最优温度更适合现场检测,结合CRISPR确保特异性,多模式验证提升结果可靠性,降低假阳性/阴性概率。
本研究构建的三合一生物传感器,借助GCSNAs探针的三重信号及DNA水凝胶、RT-RPA、CRISPR-Cas12a的协同作用,实现诺如病毒高灵敏检测,三种模式检测限低至0.16fM,线性范围宽。平台特异性强,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理想,多模式验证提升准确性。该方法无需复杂生物功能化控制,利于商业化;分离靶标识别与信号输出可减少基质干扰,可通过更换序列拓展至其他病毒及非核酸分子检测。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人员要求,在环境分析、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为多模式分析和多功能传感平台发展开辟新途径。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6523
上一篇:DNA纳米机器掌舵:主客体传感器点亮金葡菌检测信号
下一篇:使用 SERS/ATP 生物发光双模免疫生物传感器同时捕获、灭活和检测总/死/活鼠伤寒沙门氏菌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