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病毒滴度是衡量病毒颗粒量的多少,是对病毒进行评价的单位。测定病毒滴度对于病毒使用以及感染细胞至关重要。
病毒滴度是衡量病毒颗粒量的多少,是对病毒进行评价的单位。测定病毒滴度对于病毒使用以及感染细胞至关重要。目前常用于病毒滴度检测方法有蚀斑法、ID50测定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其中蚀斑法、ID50测定法是经典方法,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已被欧洲药典收录,可用于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滴度检定。不同方法的原理、对应单位和特点见下表:
方法 | 原理 | 单位 | 特点 |
蚀斑法 | 将贴壁细胞培养至单层后,接种经适当稀释的病毒并培养,病毒颗粒感染细胞能引起细胞病变,形成一个病变区域,病变区域细胞脱落形成噬斑,一个噬斑可代表一个活的病毒颗粒,对于多数动物病毒,感染病毒颗粒数目与噬斑数量呈正比关系 | PFU(plaque forming unit) | 耗时长、重复性差、通量低 |
ID50测定法 | 将系列稀释的病毒液接种至复制检验单位,复制检验单位可以是培养细胞、鸡胚或动物,然后确定每个病毒稀释度所感染的检验单位的数目,通过统计学方法,如Spearman-Karbe、Reed-Muench等方法进行分析 | 细胞:CCID50(50% cell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组织:TCID50(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鸡胚:EID50(50% egg infectious dose) 动物:LD50(50% lethal dose) | CCID50法和TCID50法操作方便,最为常用;EID50法操作复杂、误差较大,LD50法动物成本高 |
RT-PCR | 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病毒拷贝数来测定病毒颗粒数和有效感染的病毒颗粒数 | TU(transducing units) | 快速、稳定、重复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