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的结构与感染机制,腺病毒如何传播?
腺病毒的结构与感染机制,腺病毒如何传播?
腺病毒的结构与感染机制
腺病毒是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主要表面蛋白是三聚物多肽六邻体,呈二十面体结构,二十面体的12个顶角均有一条纤突,纤突蛋白通过五邻体基底以非共价键形式连接在二十面体上。共包含60余种血清型,分为A-G七个亚组,不同血清型病毒表现出了不同的细胞嗜性,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
腺病毒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固有免疫应答,产生针对腺病毒衣壳蛋白六邻体的血清型特异性中和抗体,可以防止同种血清型病毒的感染。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也是重要的宿主防御机制,大多数成年人可以产生腺病毒特异性记忆CD4+T淋巴细胞,从而产生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的交叉反应。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腺病毒感染可能带来致死性的威胁。
腺病毒的传播
腺病毒常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传播,如夏令营、泳池、新兵营中。可以经过飞沫、粪口途径、接触污染物等多种途径传播,同时也有婴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宫颈黏液、供体器官移植后造成受者的感染等其他传播途径的报道。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对限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对于结膜炎、不能控制大小便的胃肠炎患者,应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采取接触和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腺病毒可以抵抗脂溶性消毒剂,但易被高温、甲醛、次氯酸钠等灭活。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粪便中可持续数周排出腺病毒,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则可长达数月。扁桃体和肠道淋巴细胞可能是重要的病毒储存场所。照顾感染者时应注意佩戴手套,勤洗手。
上一篇:什么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功能
下一篇:司美格鲁肽不只能减肥、降糖,还能帮助戒酒?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