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是什么?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

糖化血清蛋白是什么?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

转载
来源: 基层检验网
2023-06-13 00:00:00
3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糖化血清蛋白(GSP)与糖化血红蛋白相似,反映的是过去1~3周平均血糖浓度。由于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故认为测定果糖胺主要是测定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GSP)与糖化血红蛋白相似,反映的是过去1~3周平均血糖浓度。由于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故认为测定果糖胺主要是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蛋白合成比血红蛋白快(清蛋白半衰期约20天),所以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反映的是近1~3周血糖的情况,在反映控制血糖效果上比糖化血红蛋白出现早(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浓度)。在临床上一般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使用。

  GSP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末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不受饮食和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

  GSP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近期控制的灵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到治疗效果的回馈。

  其临床意义为:

  1、糖化血清蛋白由于半衰期较糖化血红蛋白短,其中最长者19天,其含量可反映测定前1~3周内平均血糖的水平。此外,本试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为临床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

  2、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虽都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但其意义各有不同。血糖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反映采血前1~3周内血糖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采血前8~12周内血糖平均水平。因此,糖化血清蛋白测定,是了解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用药监测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检测的影响因素有:

  1、乳糜、低分子物质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温度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升高糖化血清蛋白的药物有肝素类药物等。

  3、降低糖化血清蛋白的药物有高浓度维生素C等。

  4、采集过程中,避免溶血,肝素抗凝会影响检测结果。

  5、患者应空腹10~12小时,避免情绪紧张,停止服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

  • 上一篇:什么是腺病毒肺炎?儿童腺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
  • 下一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