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安全吗?对基因会不会有影响?
人工甜味剂安全吗?对基因会不会有影响?
近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Zhigang Yu团队在国际期刊《Gut Microbes》在线发表题为“Non-caloric artificial sweeteners modulate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plasmid in the gut microbiota”的研究论文,初步解释了关于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问题。
无热量的人造甜味剂已被广泛允许作为高甜度的食糖替代品。它们可以在没有显著代谢的情况下通过肠道,并经常遇到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群由多种细菌组成,是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集合。然而,对于这些甜味剂是否会加速ARGs在肠道微生物群中的传播,人们知之甚少。本研究以携带染色体插入Tn7 lacl9-pLpp-mCherry和编码gfpmut3b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为供体,小鼠粪菌为受体,建立了体外偶联模型。本研究发现,四种常用的人工甜味剂(糖精、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钾)可以增加活性氧(ROS)的产生,促进质粒介导的向肠道微生物群的共轭转移。粪便样本的细胞分选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表明,所测试的甜味剂可以促进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肠道细菌的宽宿主质粒允许性。增加的质粒许可性也被证实与人类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总的来说,研究表明,无热量的人工甜味剂可以诱导氧化应激,并促进质粒介导的ARGs在肠道微生物群和人类病原体之间的共轭转移。考虑到这些甜味剂的消费量激增以及人类肠道中大量的移动arg,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对使用人工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本文要点如下:
1、人工甜味剂可以显著增强肠道细菌群落中质粒DNA的结合转移,且在人类病原体中也观察到这种现象;
2、无热量人工甜味剂可以诱导氧化应激,引发活性氧(ROS)过量产生,表明ROS在结合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人工甜味剂可以增强肠道致病微生物之间的结合质粒允许性;
4、人工甜味剂可以提高质粒对人体肠道中常见的拟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群的允许性,也可以提高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OTU的质粒摄取能力。
图1:不同浓度人工甜味剂处理诱导ROS的产生
图2:人工甜味剂暴露下小鼠粪便微生物群转移宿主范围的多样性
图3:质粒对前27个丰富OTU的热图分析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22.2157698
上一篇:6岁男童游泳后感染“食脑虫”,如何预防食脑虫
下一篇:感染阪崎肠杆菌的危害,如何预防?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