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肠道易受伤,压力大如何引发肠道受伤?
压力太大,肠道易受伤,压力大如何引发肠道受伤?
近日,国宾夕法尼亚大学Kai Markus Schneider团队在 Cell上发表题为 The enteric nervous system relays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intestinal inflammation的文章。该项研究提醒我们,不要忽视腹痛、腹泻这种肠胃不适现象,长期心理压力会加剧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特征是慢性肠道炎症,腹痛、腹泻、疲劳、消瘦是其常见症状,有些情况下肠黏膜严重损伤,也会导致患者极度衰弱甚至危及生命。全世界范围内,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据估计超过1200万。
在这项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详细揭示了心理压力如何恶化炎症性肠病发展的具体过程。他们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源自大脑的压力信号会通过肠道神经系统(ENS),触发肠道中的免疫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加剧肠道炎症。
研究作者发现,在压力激增后,大脑向肾上腺发送信号,使其向全身释放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虽然糖皮质激素本身有抗炎的作用,甚至有时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但当压力长期存在时,糖皮质激素长期升高,反而起到了促炎作用。
图1 心理应激通过糖皮质激素信号影响肠道炎症
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长期作用于肠道中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使其中一部分肠道神经胶质细胞开始释放集落刺激因子1(CSF1)。而这些分子给了免疫细胞一个信号,让它们以为肠道有微生物入侵,释放出用于抵抗病原体的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最终导致令人痛苦的肠道炎症。
与此同时,基因转录数据还显示,糖皮质激素会阻止未成熟的肠道神经元进一步发育。由于成熟神经元数量不足,肠道肌肉不能完全收缩。肠道动力不足导致的后果就是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缓慢移动,进一步增加肠胃不适。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从UK Biobank数据库获取了人类的数据进行分析。超过50万人的数据显示,在为期10年的随访中,ICD编码表明慢性心理压力水平高的患者患IBD的风险明显高于没有压力生活方式的参与者(图2B)。此外,心理压力也与诊断后更严重的IBD病程有关,如血清c反应蛋白(CRP)升高和总死亡率增加所示(图7C和7D)。这些发现适用于两种主要类型的IBD,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对于已确诊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来说,心理压力程度还与病程的严重程度、总体死亡率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与肠道炎症加剧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研究作者指出,心理压力与炎症性肠病恶化的关系,一方面说明要治好炎症性肠病,肠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可以看作重要的治疗靶点,另一方面强调,帮助患者管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图2 心理压力加剧了人类的IBD
慢性心理压力与IBD发作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在长期承受心理压力时,除了胃肠道外,有些人的皮肤、肺等器官也会出现炎性症状。研究人员推断,可能也是类似的信号通路加剧了这些部位的炎症性疾病。这些发现提醒我们,调整心理压力,对一个人整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或许比我们过去以为的大得多。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0475-0#%20
上一篇:即使少量喝酒,也会让你血压升高
下一篇:生活中出现这4种信号或是血液黏稠度高的征兆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