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的特征、种类、中毒症状、应急措施

毒蘑菇的特征、种类、中毒症状、应急措施

原创
来源:郑晓峥
2023-12-08 00:00:00
22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毒蘑菇又称毒蕈(toadstool)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经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本文介绍了毒蘑菇的特征、种类、中毒症状、应急措施,让人们初步认识、预防这种美丽却致命的大型真菌。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是云南当地人对毒覃的形容。夏季雨水充沛,气候潮湿,也正是各种野生蘑菇生长的旺季。外出游玩的你,若遇上了野生的蘑菇,是不是也会忍不住去摘一摘、尝一尝呢?

  毒蘑菇又称毒蕈(toadstool),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经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毒蘑菇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且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在我国华南地区有一种毒蘑菇被当地人成为“头号毒菇杀手”,它就是致命鹅膏又称为致命白毒伞,曾在广州地区造成9人中毒9人死亡的特大中毒事件。致命鹅膏的主要外形识别特征为:菌体各部分为白色,菌柄上有白色膜质菌环(易脱落)、菌柄基部球形或近球形,有菌托。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易脱落!)“脚上穿靴”(菌托)。致命鹅膏是菌根菌,与壳斗科植物黧蒴树共生,因此,它常常在黧蒴树林地上群生。致命鹅膏含有极毒的环肽毒素,通常高温无法破坏,正常人误食50克,如不能及时救治就可致命。这些毒素的主要靶标器官是肝脏和肾脏,人误食后会出现急性肝损害,导致肝功能衰竭,严重者最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我国民间有很多防范毒蘑菇的方法,比如说: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有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这些均是不合理的,因为蘑菇有粪生或腐生,比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而且,许多毒蘑菇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杏仁或水果味”的说法也毫无依据。最后,很多剧毒蘑菇,如成熟的致命鹅膏,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动物的消化道根本不吸收其毒素。

  在食用蘑菇时,我们需要遵循三不原则。首先,不要采摘或购买品种不明的野生蘑菇。其次,对于已经确认为无毒的野生蘑菇,也不要将其与其他蘑菇混合食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毒物质。最后,在加工处理时务必将蘑菇煮透,减少食用过程中的风险。其次,也要注意饮食搭配,食用大量人工培育的鸡腿菇并同时喝酒容易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导致头晕、嗜睡、幻觉、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因此,在食用菌类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尽管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蘑菇看起来没有明显区别,或者非常相似,但至今尚未找到可靠的方法来快速鉴别毒蘑菇,即使是专家也需要借助专业设备和仪器才能准确判断。

  如果不小心在家里食用了野生蘑菇中毒,应该立即采取简单的方法进行催吐:饮用大量的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匙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咙,以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留物,以防止病情恶化。与此同时,应尽快就医,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中毒者可适量饮用糖盐水,以防脱水并发症导致休克。但对于已经昏迷的中毒者,不要强行向口中灌水,以防窒息。同时,应尽量保存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蘑菇样品,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以供医疗救治参考。

  • 上一篇:预防肩周炎的几点注意事项
  • 下一篇:靶向PRC2可促进SFRP1的表达,从而抑制CCA的进展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