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节肠道微生物有用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节肠道微生物有用吗?

原创
来源:李滢
2023-12-19 00:00:00
37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虽然这类疾病高发的确切原因仍然未知,但是维持肠道稳态对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近日,著名演员周海媚因病逝世,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据传,周海媚罹患多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她的离世也与该病病情加重有关。除了周海媚以外,国外知名演员Selena Gomez赛琳娜也是多年的SLE患者,曾经因为并发症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进行了肾移植手术,并需要终身服药维持治疗。到底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什么?它又应该如何防治?日常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进行预防吗?本文将一一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患者常出现面部的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因而获名。SLE患者的病因是自身的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进而攻击自身的组织细胞,进而引起全身广泛的器官炎症和组织损伤。SLE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红斑、关节肿痛、肾功能损伤、血液系统症状如贫血、出血等。研究发现,SLE常在育龄女性发病,其患病率男女比例约为1:10,因此,SLE也有“美女杀手”之称。目前,SLE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血浆置换及一般的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类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但是这些治疗只能暂时性地缓解SLE的炎症、改善器官损害,目前暂无彻底根治SLE的方案。

  既然肠道菌群紊乱是引起SLE发病的重要原因,那调节肠道菌群是否可以改善SLE呢?目前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人员采用不同饲料喂养狼疮小鼠,发现富含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尤其是富含丁酸盐的膳食能明显降低狼疮小鼠的炎症水平,缓解器官功能损害。同时,多项研究发现,口服特定的益生菌菌株也具有缓解SLE的作用。有研究团队发现口服健康母乳来源的发酵乳杆菌CECT5716,可使狼疮小鼠体内的炎症水平下降、血管损伤减轻;而使用混合乳杆菌制剂也可以缓解狼疮小鼠的肾功能损伤及肝功能损伤。由此可知,调节肠道菌群、口服特定的益生菌可能是预防、改善SLE症状的可行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人群的发病率已逐日上升。虽然这类疾病高发的确切原因仍然未知,但是维持肠道稳态对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饮食,并适当使用益生菌,对免疫性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hen Bei-di, et al. The gut microbiota of non-treated patients with SLE defines an autoimmunogenic and proinflammatory profile.Arthritis & rheumatology. 2020,(73)2.

  • 上一篇:嘴唇干燥?教您5个预防小妙招!
  • 下一篇:色氨酸酶-尿毒症的新靶点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