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腹痛,到底是不是急性胃肠炎?
发热腹痛,到底是不是急性胃肠炎?
一、诺如病毒是啥?
诺如病毒原名叫诺瓦克病毒,一种快速进化的RNA病毒,通常被认为是全球病毒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因。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粒子能够在环境中持续存在。
诺如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7.5~7.7kb,两端是5'和3'非翻译区,3'末端含多聚腺苷酸尾(PolyA)。其基因组含三个开放阅读框,即0RFl、0RF2和0RF3。0RFl长约5Kb,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0RF2长约1.6Kb,编码56KDa的主要结构蛋白VPl,由S区和P区组成,由灵活的铰链相连。P区进一步分为P1亚区(氨基酸226~278和406~530)和P2亚区(氨基酸279~405),P2亚区位于整个衣壳的最外层,对诺如病毒与受体结合及抗体识别有重要意义 (图1)。0RF3编码次要结构蛋白VP2,与基因组包装成病毒体有关。
二、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l 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
l 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l 隐性感染者也可排毒。
l 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
l 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
l 诺如病毒感染剂量为18-2800个病毒粒子。
三、诺如病毒感染的特征
感染诺如病毒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烧、头痛和胃痛等症状。可并发脱水、电解质失衡。肠胃炎在接触后12至48小时发生,一般在1至3天内痊愈。诺如病毒肠胃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包括适当洗手和清洁或消毒受污染的表面。
四、四种候选疫苗
成熟的体外培养体系或小动物感染模型的缺乏,极大地阻碍了对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目前仍没有上市的疫苗或特异性药物。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与天然的病毒粒子在形态大小和抗原性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因此被作为研究HuNoV疫苗和蛋白机制等领域的良好替代品。
五、在研制诺如病毒疫苗期间注意到几个主要障碍
诺如病毒以其广泛的基因和抗原多样性而闻名。单一诺如病毒株的感染似乎不会产生广泛、持久的免疫力。在Takada’s疫苗2b期现场研究中观察到的交叉保护可能是由于受试者之前接触过这些基因型。在临床试验中的四种诺如病毒候选疫苗中,三种二价疫苗含有GI.1和GII.4株相似的抗原成分(表1)。
这些抗原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理由:主要的GII.4基因型负责诺如病毒的大部分急性胃肠炎(AGE)负担,而包含GI株可以扩大疫苗的有效性,因为先前对cocktail VLP候选疫苗的研究显示,阻断不同基因型诺如病毒VLPs结合的抗体迅速上升HBGA配体。另一方面,Longkoma候选疫苗中,除了GI.1和GII.4基因型,GII.3和GII.17等2种基因型往往跟全球诺如病毒疾病负担有很大关系。与二价候选疫苗相比,包含4种基因型VP1抗原的Longkoma疫苗应能提供更广泛的有效性,因此,可能代表未来诺如病毒疫苗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发现GI.2诺如病毒占主导地位,这表明为了获得更广泛的疫苗功效,应考虑使用代表更多诺如病毒基因型的更复杂抗原组。
六、是什么阻碍疫苗研发?
尽管对诺如病毒的研发越发深入,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诺如病毒疫苗,主要困难在于:①病毒遗传多样性,不同基因型间交叉反应低,人们对其感染和免疫学、进化机制方面了解不充分;②缺乏完善动物模型,使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及免疫力持续时间等评估难以全面开展;③体外培养不完善,使灭活疫苗或减毒疫苗研发困难。此外,计划免疫程序的复杂与紧张、疫苗的不良反应事件等因素阻碍了疫苗的研发和推广。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动物模型与体外培养的完善,相信未来可以研制出安全、有效的诺如病毒疫苗。
参考文献:
[1] Tan M. Norovirus vaccines: current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J]. Pathogens, 2021, 10(12): 1641.
[2] Ford-Siltz L A, Tohma K, Parra G I.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ovirus diversity and immunity[J]. Gut microbes, 2021, 13(1): 1900994. 10.1080/19490976.2021.1900994. PMID: 33783322; PMCID: PMC8018473.
[3] Wei N, Ge J, Tan C, et al.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 of Norovirus in China[J].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2021, 17(11): 4553-4566.
上一篇:酸奶知多少?益生菌是不是真的能帮助消化呢?
下一篇:猴痘入境,猴痘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