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TBEV是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的一种小型单链RNA病毒,是欧亚大陆最具影响的人类蜱传病毒病原体之一,可引起20多种致命性脑炎。
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即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 TBE)。动物和人均可通过蜱虫叮咬和摄食被污染的食物感染TBEV进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中容易被TBEV污染的食物主要包括绵羊、山羊和奶牛等反刍动物所生产的原料奶及奶制品等。目前,食源性传播TBEV是导致整个欧洲TBE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格外重视食源性传播TBEV的相关研究。

图1. TBEV的传播途径
2021年12月发表在《Viruses》上的《Food-Borne Transmission of 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Spread, Consequences, and Prophylaxis》一文总结了欧洲各地食源性传播TBEV情况,分析了乳制品中TBEV的污染情况,介绍了食源性TBE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照。

TBEV是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的一种小型单链RNA病毒,是欧亚大陆最具影响的人类蜱传病毒病原体之一,可引起20多种致命性脑炎。早在1947~1951年就有疑似感染TBEV的报道,但当时尚不清楚这些疾病的真正病因。直至1951年斯洛伐克暴发了第一次TBEV疫情,人们首次意识到食用生乳制品也会感染TBEV。此后,诸多实验也证实了生乳制品中的TBEV可通过消化道系统感染宿主。
欧洲国家食源性TBEV的感染情况
据统计,目前欧洲至少有10个国家报告了食源性TBEV感染病例,各国的感染情况均不相同,其中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国家对应食源性TBEV感染病例较多。食源性TBEV感染病例报告数量较多的欧洲国家分别有捷克共和国、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其中斯洛伐克TBEV感染情况尤为严重,数据表明,1951~2000年斯洛伐克共报告了10起突发食物中毒事件,2007~2016年斯洛伐克共报告了26起食源性TBEV感染事件。截至目前,斯洛伐克报道的食源性感染TBEV趋势仍在不断提高。


图2. 斯洛伐克感染TBEV人类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来源:wwwwww.uvzsr.sk)。虚线表示食源性感染TBEV的线性趋势。
乳制品中TBEV的污染情况
TBEV在奶牛、山羊和绵羊等产乳畜禽的乳汁中能保持长时间感染活性。据估计,人类TBE病例中约有1%是因食用未经巴氏灭菌的阳性牛奶或其他乳制品而感染的。Grešíková于1957年首次报道在感染TBEV的绵羊、奶牛和山羊乳汁和血液中检测到TBEV,实验表明,在病毒血症前期,乳汁中的TBEV毒力比血液中的高,且乳汁中的TBEV毒力能维持一段时间。此外,诸多研究均强调,在饮用前将牛奶煮沸或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是避免感染乳源性TBEV最安全且最简单的方法。

图3. 实验感染绵羊、奶牛和山羊的牛奶(实线)和血液(虚线)中TBEV病毒滴度的比较
食源性TBEV感染的临床特征
食源性TBEV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3~4 d,也有报道为2 d。相比于TBEV的蜱虫叮咬感染,食源性TBEV感染的潜伏期更短,常表现为双相热型发热和症状较轻的脑膜炎,康复后出现长期神经后遗症概率较小,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暴发。
总结
除了蜱虫叮咬,TBEV可通过生乳制品感染人类,食源性感染TBEV途径已成为影响欧洲部分国家TBE发病率的重要因素。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们就了解到TBEV的食源性感染途径,但目前我们对家养反刍动物的TBEV感染过程、牛奶中TBEV的动态脱毒情况以及消化道感染TBEV程度等的了解通常是基于早期的实验研究,对与这部分内容的了解仍相当有限。在TBE预防方面,仍需普及TBEV的相关知识,如为产乳畜禽接种疫苗以及不喝生奶。
参考文献:
[1] Martina L, Sabína F, Monika S, et al. Alimentary Infections by 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Viruses. 2022, 14, 56. Published 2021 Dec 30. doi:10.3390/v1401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