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引起戊型肝炎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挑战,这种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重新出现的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引起戊型肝炎的正义单链RNA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挑战。研究表明HEV具有全球分布,多种危险因素、传播方式以及人畜共患的可能性,与以往严格意义上的温和和自限性感染的说法不同,因此这种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重新出现的病毒。
HEV的结构和分类
HEV具有3个开放阅读框(ORF)和3个非翻译区(UTR),含有三种病毒蛋白,由病毒基因组中的3个ORF编码的,其形状为二十面体,是一种小的非包膜(直径约为27 - 34 nm)病毒,也是一种高度多样化的病原体,分为正疱疹病毒属和鱼鳞疱疹病毒属(图1)。

图1 HEV基因组组织、3个ORF和蛋白质示意图。CRE:顺式反应元件,Hel:解旋酶,HVR:高变区,JR:结区,MT:甲基转移酶,PCP:木瓜半胱氨酸蛋白酶,RdRp:病毒RNA复制酶,SL:茎环结构,X:宏域,Y:Y域。
HEV的传播形式
(1)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是水源被粪便污染(2)人畜共患传播,主要是食用受感染动物的肉制品或未煮熟的肉类而传播的。(3)肠外传播,主要是输血感染、器官移植、静脉药物滥用和血液透析。(4)母婴传播。此外年龄增长、性别、免疫抑制、慢性肝病以及环境因素都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图2)

图2传播方式示意图
HEV的作用机制
通过胃肠道进入宿主后,穿过肠道粘膜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潜伏期三周内,肝细胞开始复制,肝细胞损伤引起临床症状,症状出现后不久,宿主开始产生HEV抗体(免疫球蛋白IgM和IgG),通过中和病毒的同质和异质(所有基因型)分离物,对HEV提供保护。
HEV的临床表现
主要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持续性或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非特异性流感样症状如低烧、厌食、强烈恶心等)、黄疸期(出现黄疸,前驱期症状减轻)和恢复期(症状改善,黄疸消失,肝酶恢复正常)。
HEV作为一种病原体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在进化,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也因其多种传播途径而增加,该疾病在全球的流行率正在上升,尽管由于缺乏认识和未标准化的诊断方法,该疾病仍被低估。因此适当认识、早期诊断、良好的治疗选择、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遏制该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Raji Yakubu Egigogo,Toung Ooi Peck,Taib Niazlin Mohd,Sekawi Zamberi Bin. Hepatitis E Virus: An emerging enigmatic and underestimated pathogen[J]. 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2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