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将光能经食物链传递下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增大,细菌作为分解者,可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无机物,随着水体营养化程度的提高,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水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水体的营养化程度通常可以通过藻类的浓度表现出来,因为藻类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藻类不仅自身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将光能经食物链传递下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增大,细菌作为分解者,可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无机物,随着水体营养化程度的提高,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养殖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其环境内部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等会受到投饵,增氧、水体pH、投放药物、益生菌等的影响,这些活动一般是有序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微生物发生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可以反映养殖生态系统的状况,可用养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监测养殖环境的生态状况。
从富营养化程度很高的水体到贫营养状态的水体,细菌菌落数量和种类一般呈显著下降趋势。在极度贫营养化条件下,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少。随着营养水平的逐渐升高,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改变,多样性会增加,水体中的细菌数量也会显著增加。细菌数量的增加,加速了水体中物质循环速率。
在富营养的水体中,由于藻类数量多,藻类分泌物和藻类残渣含量也多。这些易被微生物吸收的溶解性有机物,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有利于水体中细菌的大量生长。同时,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也为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降低了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捕食压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水体中的细菌大量繁殖,菌落的种类和数量上升。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降低,藻类的数量逐步降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开始上升,营养物质减少,原生动物对细菌捕食压力加大,在此双重压力下,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