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超标有什么风险?

大肠菌群超标有什么风险?

原创
来源:王靖
2023-04-27 00:00:00
2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最初作为肠道致病菌而被用于水质检验,现已被我国和国外许多国家广泛用做食品卫生质量检验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原因有两点:其一大肠菌群来源于人或动物的肠道,并在肠道中占有极高的数量;其二大肠菌群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具有与肠道病原菌相同的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能生存一定时间,生存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同或稍长。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被提出来,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针对大肠菌群测定的现行有效国家标准有: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大肠菌群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单位分别为:2003版—MPN/100g(mL);2016版—MPN计数:MPN/g(mL);平板计数法 CFU/g(mL)。

  • 上一篇:洁净室的悬浮粒子为什么会超标?
  • 下一篇:水产品中硫丹检测方法改进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