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白纸看上去好像很干净,但实际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虽然白纸在生产后期会进行冲洗过滤或部分消毒处理,但依然会含有不少化学成分,如果用来包裹食品,会产生食品的污染。
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情景,都是一些极易让人容易忽略的饮食安全隐患,我们要有意识地尽力去避开它们。
1.用白纸、报纸包食品?
白纸看上去好像很干净,但实际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虽然白纸在生产后期会进行冲洗过滤或部分消毒处理,但依然会含有不少化学成分,如果用来包裹食品,会产生食品的污染。而报纸上的油墨对人体危害更大,更不可以拿来包装食品。另外,卫生纸、餐巾纸也一样不适合用来包食品。
2.白酒洗碗筷?
在外就餐时,在感觉用开水烫碗筷不够干净的情况下,有不少人会用高浓度的白酒给碗筷进行消毒。但实际医学上用来消毒的是75%浓度的医用酒精,而普通白酒的浓度再高也达不到75%的酒精浓度,因此用高浓度白酒擦拭碗筷是起不到消毒作用的。
3.发霉食物继续吃?
生活中总有那么些节俭的习惯:如烂掉的水果,削掉腐烂的那部分,剩下的部分吃掉。但微生物专家认为,即使把食物发霉的那部分去掉了,但其实也只是徒劳,因为发霉的食物,我们只看到的是发霉的表象,但实际上毒素已经传入食物内部甚至已经大量繁殖,那么造成的后果是,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出现严重的胃肠道感染,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4.食物要趁热吃?
“快快快,趁热吃”生活中很多老人喜欢食物趁热吃,既是口感上的美味,还有一种趁热吃的食物更健康的误区。实际上正好相反,食管黏膜的正常耐受温度是40℃到50℃左右,如果食物太烫且超过65℃会有更大的危害,会伤害到食管黏膜,提高食管炎、食管癌的发病率。
5.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可行吗?
保存不当的食物变质了,有轻微的变味,轻微变质的食物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有的细菌是非常耐高温的,并不能完全被沸水所杀灭。因此,变质的食物就算高温蒸煮后再吃,杀灭不掉的毒素也是会进到人体内的。
6.吃饭速度过快
狼吞虎咽地吃饭,虽然看上去确实非常的香,但是确实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吃的食物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胀气等,如果长期吃饭过快,也容易引起肥胖、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7.喜欢吃辣的食物
辣不属于味觉,而是一种痛觉,它使舌头与口腔间的神经感觉到疼痛,所以产生了一种辣的刺激性痛觉,所以对肠胃是有一定的刺激性的。如果是肠胃不好、较弱的人,长期吃辣,会容易产生胃溃疡等疾病。长期吃辣,也会对食道黏膜产生一定的损伤,容易导致粘膜炎症,进而增加癌变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