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据国家标准,产品如若声称“无糖”或“不含糖”,需要符合“每100g固体食品或者每100mL液体食品中糖的含量不超过0.5g”要求。
健康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无糖食品逐渐开始走红。诸如0糖0脂碳酸饮料、无糖低脂饼干等等。然而,“0糖”“无糖”应该符合什么标准?如何选购“0糖”“无糖”食品?
根据国家标准,产品如若声称“无糖”或“不含糖”,需要符合“每100g固体食品或者每100mL液体食品中糖的含量不超过0.5g”要求。而此处的“糖”是指单糖、双糖之和,即用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糖只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单/双糖组分,“无糖”声称并不代表食品中不含其他类型的碳水化合物。
很多消费者认为“0糖”“无糖”食品不影响血糖、不会长胖,但事实上,有些“0糖”“无糖”食品中的油脂、淀粉等高产能物质含量并没有想象中少,过多食用也会造成糖分、脂肪的积累,对健康有害无益。
消费者在选购“0糖”“无糖”食品时,建议多关注产品的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
添加糖醇类代糖物质的
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糖醇类物质的代谢过程基本无需胰岛素参与,升糖指数较低,对血糖影响不大,但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缓慢,长期过量摄入,也会引起腹胀、腹泻等不良症状,糖醇不耐受者、孕妇及儿童不建议食用。
添加人工合成甜味剂的
很多“0糖”“无糖”而又呈现甜味的食品,大多添加了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等,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