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病毒。其中甲肝病毒(HAV)和戊肝病毒(HEV)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常见。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病毒。其中甲肝病毒(HAV)和戊肝病毒(HEV)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常见,因HAV和HEV的血清阳性率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此外,这两种肝炎都与食源性和水源性传播有关。
甲型肝炎是由HA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是通过摄入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与感染者接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HAV在中国流行并引发了几次疫情。例如,1988年,中国上海在短时间内约有30万例HAV感染者。HAV不会引起慢性肝病,但它是暴发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有7134人死于甲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尚无治疗方法,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目前科兴生产的甲肝疫苗是中国第一支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戊型肝炎同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大多数 HEV 感染者没有症状或者出现轻微的、自限性的HAV样疾病。通常在此之前会有2周至10周的潜伏期。与HAV感染类似,大多数急性HEV感染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或利巴韦林(孕妇不宜服用)治疗。预防是对抗HEV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011年厦门万泰研发的戊型肝炎疫苗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成为全球正式批准的唯一戊型肝炎疫苗。
表1甲型、戊型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毒 | 全球预计感染人数 | 传播方式 | 典型临床症状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
甲肝病毒 | 140万/年 | 粪-口途径 | 多数无症状。疲劳、恶心、呕吐、厌食、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 | HAV IgM | 暴露后疫苗接种和 HAV 免疫球蛋白
| 做好卫生工作,疫苗接种 |
戊肝病毒 | 2000万例急性感染 | HEV-1 和HEV-2:粪口途径;HEV-3和HEV-4:人畜共患、受污染的肉类 | 通常无症状。流感样症状,恶心、呕吐、厌食、疲劳,随后出现黄疸 | HEV IgM(急性)、HEV IgG(慢性) | 慢性感染:减少免疫抑制,利巴韦林 | HEV-1和HEV-2:做好卫生工作,或在中国接种疫苗 |
参考文献:
[1] Odenwald, M. A., Paul, S. Viral hepatit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2, 28(14), 1405–1429.
[2] Castaneda, D., Gonzalez, A. J., Alomari, M., Tandon, K., Zervos, X. B. From hepatitis A to E: A critical review of viral hepatit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1, 27(16), 1691–1715.